唐朝最厉害的皇帝,并非李世民,而是这个装疯卖傻36年的皇帝野史趣闻
唐朝皇帝很多,但是要论谁最有能力,大家肯定公认唐太宗李世民,但是今天要说的是唐宣宗李忱。他登基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传奇色彩,开创了唐朝最后一个盛世——大中之治。究竟唐宣宗是如何充满传奇色彩的呢?

唐宣宗在年轻的时候常常梦到自己乘龙飞天,他将这个梦告诉母亲,母亲则告诫他千万不要将这个梦告诉其他人,以免招来祸端。从此以后唐宣宗就开始变得寡言沉默了。
唐武宗李炎非常不喜欢自己这个沉默寡言的叔叔,于是在宴请群臣的时候经常拿这个叔叔开玩笑,逼他讲话,甚至有时候以逗他讲话为乐。在李炎病危时,宦官马元贽等人认为李忱呆傻,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就拥立他为皇太叔,唐武宗李炎去世之后,李忱正式登基称帝。

直到他登基,李忱前后共当傻子当了36年,任人摆布,忍气吞声。宦官马元贽还以为他好控制,自己可以继续为所欲为,但是没有想到唐宣宗是一个隐忍不发的人,他一登基之后,第一个除掉的人就是宦官马元贽,之后他开始了向群臣展示自己的帝王之才。
在他登基后,非常重视唐朝的各种弊端,在内,他打击李德裕,结束牛李之争,同时还注意控制宦官和皇亲国戚的势力,打击权贵,注重民生,大力发展生产。在对外战争中,唐朝击败了吐蕃,党项等,这是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第一次击败吐蕃收复失地,使得唐朝逐渐恢复了生机。

唐宣宗非常重视科举取士,他将权臣李德裕贬低就是为了方便重用科举出身的牛党人。在选用宰相时,他首先想到的是白居易,但是等到他下诏书时,白居易已经去世了,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吊白居易》,表达自己对白居易的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人才的重视。
唐宣宗还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当初他想去唐玄宗修建的清华宫休息时,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纷纷上书劝谏,于是他只好取消了行程。他不仅像唐太宗那样能够尊重并且听取大臣的意见,而且他还在阅读奏折之前洗手焚香以示尊敬,深得群臣爱戴。唐太宗有谏臣魏征,唐宣宗有谏臣魏谟。

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有了好转,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对外战争频频胜利,保证了大唐的威严,于是后人称其为“小太宗”,即使是唐朝灭亡后,百姓还是时常缅怀这位帝王。
本文作者:老何谈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