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乐都县 柳湾遗址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野史趣闻

2018-11-11 23:05:02

位于青海省乐都县东17公里的柳湾。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包括马家窑文化和辛店文化。距今4500-3500年遗址内发掘各种文化类型墓葬一千七百余座。有大批贫富分化墓、夫妻合葬墓和殉人墓等。出土文物近4万件。其中陶器1.7万余件,石器、骨器共一千三百余件,装饰品1.8万余件,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手工业分工和制陶手工业已达到一定水平。


1974年春天,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发现了一处古代文化遗址,这就是名闻遐迩的乐都柳湾原始社会氏族公共墓地。经过连续六年发掘之后,清理墓葬1700余座,出土珍贵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种形制的彩陶器皿达15000件之多,真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彩陶王国。

柳湾墓地按考古学文化分期,分别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而得名,广泛分布在甘肃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区,距今约4000年。柳湾出土的彩陶器中,以马厂类型最丰富、珍贵,其数量之众,造型之美和花纹之繁缛,为其他古文化之冠。


陶器是先民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彩陶得体地把器形和优美的花纹融为一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不但是制陶工艺发达的标志,更是古代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彩陶表面为桔红色或紫红色,配上黑色线条的几何形花纹或动物形花纹,更加光亮艳丽。彩陶的器形主要有盆、壶、罐、瓮、豆、碗,显得新颖多样。

柳湾墓地发掘马厂类型墓1000余座,占总墓葬60%,由于墓主人生前身份和拥有财产不同,墓室规模和随葬之彩陶数量也各异,一般可分为大、中、小3种类型。小型墓随葬陶器10多件,最多也只30多件,中型墓随葬器则达五六十件左右,70余件以上的可谓大型墓。发掘出的第564号墓,墓室全长约5米,宽和深各3米左右,墓主人为40多岁之男性,这个墓随葬文物颇多,除了石刀、石斧、石凿和一件绿松石装饰品外,仅陶器就有91件之多,这些陶器中,彩陶又占绝对优势。

柳湾墓地马厂彩陶不但以数量和花纹著称,而且一部分彩陶壶的腹下部,绘有各种不同的符号。这些符号是陶器制造者的记号,或代表氏族的徽号,还是我国最原始的古文字?对于这些内容的探讨,将为研究彩陶王国增添新的课题。




































本文作者:自然和健康(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