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巷中的义举野史趣闻
粤园
□杨光治
“相公”一词,如今已不流行,只是在打麻将时偶然出现——手中的牌子多了,称为“大相公”;少了,称为“小相公”。
但是在古代,这个词具有明显的褒义,它是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也是对君子、生员(秀才)、以至宰相的尊称。魏朝王粲的《从军行》诗有句云:“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解说:“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可证。但到了清代末年,不知什么缘故,它却成了男妓的代称。
广州越秀区有一条窄小逼仄的小巷,名叫相公巷,这个“相公”是取其褒义。这条小巷南连大新路,北接濠畔街,隐身于闹市一角,并不著名,不过,它却存在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代。
当时,濠畔街住了一位在广州做生意的浙江绍兴人,姓吴,不知其名,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八,因此人们称他为“吴八爷”。这位吴八爷虽是商人,但乐善好施,很讲义气。一天早晨,吴八爷像往常一样到井边打水,看见一个头顶缭绕着一团黑气的男子,正盘腿坐在井盖上。吴八爷感到十分奇怪,连忙上前询问。那个男子对吴八爷说,他是掌管此地瘴疠疫气的瘟神,这口井里疫气正盛,喝了它的水必死无疑,必须要过了七天七夜后才能喝。话一说完,瘟神就腾空而起,消失无踪。
吴八爷听后大吃一惊。他想:人命关天,此事非同小可,宁可信其有也不可忽视,一定要制止居民取水。于是,他不分昼夜地守候在井旁,凡有人来打水,他就把瘟神那段话如实相告;如果有人不信硬要打水,吴八爷就不惜横眉怒目予以斥骂,坚决把来人赶走。人们对他的话半信半疑,有人甚至认为他得了神经病,但为了不惹事,只好离开。
七天七夜终于过去了,吴八爷成功地制止了一场灾难。他已疲累得很,想回家休息,但仍然不放心。决定自己先尝试一下。于是,从井里打起一桶水,喝了一碗;谁知没过一会,却毒发身亡。
这时,人们才相信井水有毒,大家都对吴八爷的义勇行为感激不已,就凑钱在井边修建了一座祠堂纪念他,命名为“相公祠”,同时把位处濠畔街旁的这条小巷命名为“相公巷”。
还另有传说:因吴八爷在打水时发现井底有鬼怪作乱,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到井中去捕捉鬼怪,因此慷慨捐躯。
不管吴八爷的具体死因如何,他舍己救人的义举都极为值得敬仰。如今,相公祠早已倾颓不存,只有“相公巷”这个名字流传了下来。
以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其本质则有真实的一面。古时卫生条件落后,经常发生瘟疫,其间必然有很多义士仁人施医施药,甚至不顾个人安危去救护乡邻,吴相公正是这种伟大人物的形象。这个神话式的故事还从侧面折射出广州能够成为我国南方大都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城市的居民,从古就来自四面八方,而且都为她的生存、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还有几句话需要说。瘟神说过,井水七天七夜后就可以喝,但吴八爷却中了毒,这个故事岂不存在漏洞?笔者认为:非也。瘟神既然是瘟神,它说的话就不能全都相信,故事留下这个“缺口”,正是为了暴露瘟神的本质。
本文作者:金羊网(今日头条)
-
Tags: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