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相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的真正原因野史趣闻
英法与俄国的克里米亚战争,一向被描画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的农奴制国家压倒性的胜利。英法联军打得二十万俄军血染沙场,尼古拉一世绝望嗑药自杀,亚历山大二世急忙推行农奴制改革,你就说狠不狠?很多历史出版物对俄军的惨状极尽描画之能事,俄军缺医少药,没枪没炮,补给全靠牛车运。英法联军则是补给由铁路和轮船源源不断的运过来,兵精粮足。
事实上,抛却法军不表,英军的前期境况并不比俄军好多少。军队没有足够的运载工具运输,“牲畜、帐篷、医院大帐篷、连队医药箱无法装载,连被褥和补给品被废置。”1854 年 9月14日,霍乱患者已经超过了1000 人,这些患者被紧急送往司库塔里临时医院,但是由于物资被抛弃,许多伤兵无法救治,临时医院由土耳其营地改建,根本不具备医疗功能。 医生和其他医疗人员配置少得可怜,很多士兵由于小伤口感染得不到治疗就命丧黄泉。
所谓铁路和轮船的强大补给运输能力真相如何呢?“英军在登陆后,因为海陆运输条件极差,陆军部抛弃了大量的随军物资和医疗设备,因为后勤运输能力不足,医院大帐篷、连队医药箱、被褥和补给品甚至是部分马匹也被舍弃了。”
当时没有绷带,没有医用夹板、没有氯仿,没有吗啡,伤员躺在沾满牲畜粪便的草堆里进行截肢手术。有的病人躺在澡盆里或旧门板上,因为没有蜡烛或油灯,医生们借助月光进行手术。
丘吉尔在关于克里米亚战争中也写道:“英国军队驻扎在风雪中,没有帐篷,没有茅舍,没有粮食和温暖的衣服,甚至也没有最起码的医疗条件,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的人不计其数。”
从 1854 年 10 月到 1855 年的 4 月,在不到 7 个月的时间里,英国远征军丧失了35%的力量,这些士兵中,死于疾病、营养不良、饥饿寒冷的人数远远高于在战争中的损失。
事件最后解决得益于英国战地记者对糟糕的战场条件的揭发,英国记者不断将战场触目惊心的所见所闻化为充满鼓动性的文章,送回大后方。这些文章在英国民众里引起一片哗然,1855年1月底亚伯丁政府倒台。可见英国政要也仅仅比俄国沙皇下场好一些而已,政治生命算是完了。
而后,英国掀起了军队后勤和医疗改革,在后勤方面,直到战争的最后阶段终于实现了教科书上说的粮秣通过水陆并进源源不断运到前线。医疗方面在我们熟悉的南丁格尔的主持下,伤病军人终于得到了较好的救治和照顾,伤亡率大幅下降,而南姐也留下了提灯女神的动人传奇。
所以战争前期,英国兵的条件真不比俄国兵好多少,资本主义国家比农奴制国家先进虽然是历史进程的必然,但是人的能动性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作者:熊小吉讲故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