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中国成受害者野史趣闻

2018-11-09 17:33:33

1854年3月28日 英国与法国对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1853年7月初,俄国出兵8万人占领了在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多瑙河两公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并拒绝了苏丹提出的撤军要求。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国宣战。这样,在俄土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终于在多瑙河上开始了,对于双方来说,这是宗教狂信的战争,对于俄国人来说,这是实现传统的野心的战争,对于土耳其人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战争'。1854年3月底,英法正式向俄国宣战,1855年初,法国附庸撒丁王国也宣布参加对俄战争,从而使俄土交战发展成了一场俄国和英法为争夺巴尔干和黑海的国际战争。1853年11月30日,俄国海军中将纳希莫夫率领的俄国分舰队,突然袭击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海军基地锡诺普,打败了土耳其分舰队,俄国取得了黑海制海权,激化了同英法的矛盾,1854年1月,英法联合舰队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此后战区,迅速扩大,战争不仅在黑海、巴尔干和高加索进行,而且扩大到波罗的海、白海和远东。俄国在外交上陷于完全孤立,军事上面临优势敌人从各个方面发动的进攻。

从1854年8月起,联军扭转了兵力分散的态势,集中兵力于克里米亚半岛,从俄国手中夺取黑海制海权,1854年9月中旬,联军出动60多艘战舰,6万多名士兵和3个攻城炮兵团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叶夫帕托里亚登陆。9月20日,双方在阿尔马河畔进行第一次陆战,俄军一败涂地,损失5700多人,退向俄国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9月25日,联军进抵塞瓦斯托波尔,开始了长达11个月的围攻战。9月5日,联军用700门大炮倾泻了15万发炮弹,摧毁了俄军的全部工事。9月8日,法军占领了军港区和市区制高点马拉霍夫岗,俄军被迫放弃要塞,向北转移,塞瓦斯托波尔陷落,随着塞瓦斯托波尔的陷落。俄国败局已定。俄军虽在高加索战场上取得一些胜利,但再也无力把战争进行下去,1856年3月30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战争的结果,俄国从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

克里米亚战争虽然发生在欧洲,但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距这个半岛万里之遥的中国却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当沙俄的扩张野心在西方受到遏制之后,立即把侵略的矛头转向中亚和远东。1857年底,俄国非法在中国领土黑龙江流域设立以庙街为中心的'滨海省'。1858年,俄国用武力恫吓中国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中国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割给俄国,但居住在黑龙江北'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人照旧'永远居住',仍由中国管辖,俄国'不得侵犯'。条约还把乌苏里江以东直至海边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之地。海参崴一带(包括纳霍德卡)是中国北部海岸唯一不冻港区域,1860年夏,俄国人却强行侵占,并把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这一年,在英法联军攻到北京时,俄国又用武力威胁,迫使清政府签订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当时清政府并未批准,到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瑷珲条约》,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在划分边界时,俄国把中国的图们江和图们江以北的数千公里海岸线全部划归俄国,完全封死了中国通向日本海的出海口。

本文作者:手机凤凰网(今日头条)
    Tags:
阅读延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