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曾经也是清官,因得罪嘉庆被抄家赐死野史趣闻
说到和珅,大家可能会联想到王刚扮演的那个胖胖的、很搞笑的形象。王刚在《宰相刘罗锅》和《铜牙铁齿纪晓岚》里扮演的和珅,可谓是深入人心。特别是《铜牙铁齿纪晓岚》里的和珅形象,简直是搞笑可爱,虽然是个贪官,可观众却讨厌不起来,甚至还有点喜欢这个人物。

和珅剧照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和珅,钮枯禄氏,生于乾隆15年(1750年 ),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先祖曾在清军入关时,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获封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和珅在年少时就失去双亲(3岁时母亲难产而死,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在家里的亲朋好友的资助下,才艰难获得读书的机会。10岁的时候,和珅考上咸安宫官学,在此期间,和珅学会了满文、汉文,还学习了蒙古文和藏文。这为和珅日后清通四种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珅画像
20岁的时候,和珅承袭家族的爵位三等轻车都尉。自此,和珅正式踏入仕途。刚开始的时候,和珅是立志做个清官的,但是后来发现自己不贪不腐,会被官场上的其他官员隔离排挤的。所以也开始了贪腐,此后,和珅一路顺风顺水,最终做到了一品大员,成为乾隆身边炽手可热的大红人。但乾隆死后,和珅被嘉庆抄家赐死,度过了不长也不短的49岁悲喜人生。

和珅被赐死
以上就是和珅整个人生的简介。那么,我们都知道和珅是大贪官,难道乾隆不知道吗?乾隆为什么不处理和珅?而嘉庆,为什么要处死和珅?
先说乾隆为什么不处理和珅。
首先,和珅进入仕途后,做出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和珅审理了李侍尧一案,树立了清廉的形象。和珅能文能武,镇压了甘肃的一次起义。
因为精通四种语言,和珅成为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能手。因为乾隆为了笼络一些少数民族,经常接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和珅都陪在一边,成为乾隆的贴身翻译兼秘书。
因为和珅有才干,别人不可替代,所以《清史稿》里记载了5次因为徇私被处理,都只是降级留用。可见和珅作为乾隆时期的大清第一能臣,对乾隆来说,有用,所以留着。
在文学方面也可以称得上“骚人”,保持着和乾隆的相同趣味。乾隆号称“十全老人”,经常吟诗作对,有时候就命令和珅即景赋诗,代替自己。比如那首著名的“一片两片三四片”的口水诗,乾隆念了两句念不出来了,据说就是和珅帮他补上的。

乾隆皇帝
另外,和珅长得非常英俊、漂亮。哇,一看就很顺眼,乾隆当然舍不得杀了。之前《铜牙铁齿纪晓岚》播出的时候,还专门找了下和珅的资料,看到过说乾隆和和珅有断袖情节,也不知道是不是野史。哈哈。
最重要一点是和珅会捞钱,忠于乾隆,帮乾隆“擦屁股”。乾隆数次下江南,完全是个败家子的作风,把国库亏空得不成样子。是和珅帮他捞钱补贴给了他,可以说和珅敛财得到的大头,都给了乾隆,而自己只是“喝汤的”。

只能喝汤我也收不了手啊
总之,和珅简直是乾隆左膀右臂,不可或缺。
那么,为什么嘉庆要处死和珅?和珅那么会须溜拍马,为什么没有讨好嘉庆?
其实,和珅想过要讨好嘉庆的。不过这后来却成了嘉庆赐死和珅的首要一条罪状。
因为乾隆逐渐老迈,最终在当了60年皇帝后,禅位给嘉庆。但禅位之前,除了皇帝自己,其他人是不知道谁是继承人的。这主要是在康熙年间,由于康熙想用汉人的立嫡立长制度选定接班人,却不料发生了九子夺嫡事件,所以后来清朝开始采取秘密立储的方式。
但是和珅提早得知内幕,知道乾隆将传位给嘉庆。所以就打算拍嘉庆的马屁,给嘉庆送了一个玉如意。但却拍在了马蹄上。

玉如意
嘉庆恼火啊。为什么呢?前面说了,清朝后来的立储方式是秘密立储的,即便自己知道自己成为继承人了也要假装不知道。而和珅却主动巴结嘉庆,等于泄露了机密,等于宣告嘉庆还没当上皇帝就结交现任皇帝的宠臣。万一乾隆得知此事,说不定会废掉嘉庆的太子宝座也说不定。

嘉庆皇帝
所以,这是和珅第一次得罪嘉庆。
第二次得罪嘉庆,是嘉庆当上皇帝之后的事。我们知道,嘉庆登基后,虽然有了名义的皇帝称呼,但是实权还是太上皇乾隆把持着的。
而和珅成了乾隆的传话人(因为只有和珅听得懂乾隆说什么)。这样客观上造成了和珅也有皇帝权力,被当时的官员称之为“二皇上”。嘉庆完全成了摆设。
这样的窝囊气,嘉庆自然不敢说乾隆的不是,但会心想:和珅你给我等着,我要杀了你!
所以,当乾隆死后,和珅自然在劫难逃。
嘉庆给和珅安上了20条罪状,事实上,都是小题大做,最主要还是之前和珅得罪了嘉庆,让嘉庆不爽。
当然,有人说乾隆不处理和珅是故意留着给嘉庆的,所谓“和珅一倒,嘉庆吃饱”。

嘉庆你吃饱了我受伤了
但我觉得,乾隆绝对不是想让嘉庆杀了和珅的。如果说嘉庆为了和珅的财富而杀了和珅,那么留下这个钱袋子,不是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吗?
你们觉得呢?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乾隆和嘉庆对待和珅为什么会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本文作者:晨风读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