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权臣多尔衮结局是怎么死的野史趣闻

2018-11-09 16:32:52

多尔衮,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母为阿巴亥,清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公元1612年,多尔衮在辽东赫图阿拉城出生,1620年,木耳哈赤废黜代善太子名为,而立包括皇太极、多尔衮在列的九人为和硕额真,此时多尔衮年仅八岁,已被允许参预国政。多尔衮十四岁时被封为贝勒,后其母被逼殉葬。1628年,多尔衮跟随皇太极出征,因军功获封“墨尔根戴青”,成为了满洲正白旗的旗主,之后战绩显赫,被封为和硕睿亲王。

皇太极死后,其九子福临也就是顺治即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辅政,称为摄政王。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多尔衮功不可没,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公元1650年,多尔衮到塞北狩猎,在返回的途中离世,被追封为清成宗,谥号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但两个月后,顺治就将他所有的封号剥夺,并挖了他的墓,直到公元1778年,乾隆帝为他平反,并恢复了他睿亲王的封号。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弟多铎。1626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睿亲王。多尔衮十五岁时,阿巴亥被皇太极所逼,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多尔衮因此丧失继承大统的能力和可能。

但此后,他军功卓著。至皇太极去世时,和多铎掌有正白旗与镶白旗,于是和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汗位。豪格继承了皇太极的正黄旗、镶黄旗并自掌有正蓝旗。多尔衮利用豪格的软弱使其不能继位,又畏于两黄旗的实力,不敢自己继位,转而扶持皇太极九子福临入承大统。他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并实际掌权。多尔衮摄政时期,清军入关,满清侵入中原,对清朝开始在中国近300年的统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顺治对他的称呼也从“叔父摄政王”也逐渐变为“皇父摄政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

死后,顺治帝因其独断专行,并迫害其兄豪格,又与其母孝庄皇太后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剥夺其封号,并掘其墓,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名誉。多尔衮因与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母孝庄皇太后关系暧昧,故民间有“太后下嫁”的传说。顺治曾追崇多尔衮为清成宗,谥义皇帝,后被顺治剥夺。

本文作者:历史有点意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