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民遇上“安娜”野史趣闻

2018-11-09 09:30:38

□来井

近日,有记者采访了省内的多家农家书屋,回来后向笔者谈到一个现象:农家书屋摆放有不少的文学名著,但与经常翻阅的农业科普读物相比,文学名著类图书显得太“新”。在绵竹一家农家书屋,他拿起书架上的《安娜·卡列尼娜》问来此看书的村民:你看过此书吗?你喜欢读文学名著吗?回答多是否定的。那么当村民遇到“安娜”而不喜欢“安娜”时,农家书屋该怎么办?

一些农家书屋简单的做法是将“安娜”之类的图书请出书屋,那么农家书屋是不是真的不需要这类图书呢。笔者认为,为满足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其文化素质,有些书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外文学名著。

农家书屋理当体现特色,其图书选择更多倾向于农村的实用类图书。但仅限于此,农家书屋的功能没有完整的体现出来,这也就产生了图书种类少、丰富性不够的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农家书屋的读者文化水平有限,叫他们安下心来读一本文学名著可能不现实。实际上这涉及一个引导和帮助人们阅读的问题,如果一些书读起来实在有难度,那么农家书屋在选择这类图书上,就该针对村民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简易读本,以及方便阅读的音像读物等;同时,有条件的农家书屋,还可采取聘请读书辅导员,开展阅读示范引领、阅读普及和名著讲解等方式,培养村民的阅读习惯,达到提高村民阅读能力,开阔阅读视野的目的。

本文作者:四川日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