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无愧仁宗庙号,宅心仁厚,四纪为天子,大宋之福野史趣闻

2018-11-08 22:02:21

从秦王嬴政始称“皇”,到清末帝溥仪退位,2000多年里国历史上一共出400个多位。这些封建帝王,既有暴君,也有仁君。

汉的强盛始于“文景之”, 朱熹说:“三代以下,汉之文帝,可谓恭俭。”

汉文帝刘恒(203—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位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治,百姓,天下小康,汉朝进入强盛安定期。汉文帝曾想造一个露台,让工匠们算算要多少钱。工匠们说:“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够了。”汉文帝听了,吃了一惊:“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户中等人家财产?”工匠说:“十户。”汉文帝摆了摆手:“省点钱,露台造了。”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帝生活俭朴,常穿衣服,住的、用的都前辈皇帝留下来东西。他还亲自下地种田,让皇后也去采桑养蚕。

体恤民情,做得最好的不是汉文帝,而是宋仁

宗像

宗赵祯1010年-1063),北宋第四位帝,戏剧舞台上的“狸猫换太子”,“太子”即是赵祯。宋仁宗性仁孝,待人厚和善,喜怒不形于色。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宋朝达到发展顶峰。

大宋在宋仁宗时代达到强盛,不是没有原因的。有用餐,宋宗咬到一粒沙子,牙齿剧痛。宋仁宗沙子,边叮嘱旁边的宫:“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因为出这样“事故”,必定有人要必处死。有一次散步回来,宋仁宗急对嫔妃说:“朕渴坏了,快倒水。”嫔妃感到很奇怪,因为皇帝散,随从会伺候饮水,根本不需要忍。宋仁宗解释:“朕看几次,发现他们没准备。如果朕问了,有人罚。”

有谏官奏请宋仁宗减少宫中侍从,以节省财力。有个梳头太监知道后,替宋宗鸣不平,说陛下的侍从并不多,有些大家里的歌伎人也多得是,真是过分!宋仁宗采了谏官的建议,裁减了包括梳头监在内的29员。皇后事后问宋仁宗:梳头太监是陛下的亲信,为将他裁减呢?削减?宋仁宗说:他妨碍我,这种人怎么能留在身边呢?!

名的“包青天”包拯,就出在宋仁朝。有一次包拯与宋仁宗争论,唾沫都溅到了宋宗的脸上。宋仁宗用衣袖擦去唾沫,耐心地听拯的意见。这要是换上暴君,包也许被拉出去砍,历史上哪里还有“包青天”啊……

本文作者:芹芹的历史小观(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