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养活杨贵妃需要多少代价?李隆基生母窦德妃是怎样的人?野史趣闻
古代朝廷养一个妃子需要多少代价?根据《旧唐书》里记载,“宫中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李白那首《清平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来。为杨贵妃缝制衣裳就需要有七百人的一个大工厂。当然,为杨贵妃雕刻熔造做首饰的“又数百人”。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曼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平日里,除了杨贵妃在宫中的开支用度外,还有许多外地官员,寻求良工,制作首饰器物和奇装异服进献贵妃,以此升官,一个个“擢居显位”,一时“天下风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要吃荔枝,李隆基就命人从广东一带飞马送往长安,为此跑死了许多人和马,吃个荔枝的成本这么大!杨贵妃有三个姐姐,李皇帝呼为姨,并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杨贵妃死去多年的父亲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母亲被追封为凉国夫人。李隆基还为杨贵妃立家庙,亲自握笔撰碑,还为她的叔叔、两个哥哥封官许愿。李隆基每年给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每人钱千贯,这仅仅是脂粉钱。杨贵妃姊妹兄弟五家,享尽一切优待和特权。每造一屋,花费以千万计,见有超过他的,拆了再造,“土木之工,不舍昼夜”唐玄宗还把四方进献贡物杨国忠姊妹五家,公款度假,当然都要李隆基付费买单。据史书上记载,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川谷灿若锦乡,珠光玉翠,灿烂芳馥于路……凡是有幸到过骊山的人,都必然要游览华清池这个当年杨贵妃洗澡的地方。当年的华清池,现在一汪死水。池边有一块石头说是当年杨贵妃踏着洗澡的。想想当年“温泉水滑洗凝脂”,何等娇贵!这让人们想起了洪升的《长生殿》,书中写到白日李隆基与杨贵妃在华清池鸳鸯戏水,夜晚在长生殿尽情地搂着杨贵妃睡觉,以至“从此君王不早朝”,结果朝政混乱,国事尽废。
昭成顺圣皇后唐睿宗李旦的德妃,唐玄宗李隆基生母。将作大匠窦抗曾孙女。祖父大理卿、莘国公窦诞,父亲润州刺史窦孝谌。窦氏被称之为姿容婉顺,动循礼则。
长寿二年(693年),户婢团儿诬告她与皇嗣妃皇帝武则天。正月初二,皇嗣妃刘氏和窦氏在嘉豫殿朝见则天皇帝,既退之后,同时遇害。人们都不知道她们的遗体所在。唐睿宗复位,为太子生母窦氏上谥号昭成皇后,以招魂的形式葬在都城之南,陵号靖陵。又在京师立庙,号为仪坤庙。唐睿宗驾崩后,因为窦氏是皇帝的母亲,被追尊为皇太后,谥号依旧,祔葬桥陵,把神主迁到太庙。
李旦为相王时(675年—678年),窦氏为孺人,甚为礼遇。光宅元年(684年),李旦继位,她被册封为德妃。第二年,窦德妃生李隆基,另有两女金仙公主、玉真公主。载初二年(690年),武则天废李旦,贬为皇嗣,迁居东宫。
长寿二年(693年),户婢团儿诬告她与皇嗣妃刘氏以厌盛巫蛊诅咒皇帝武则天。正月初二,皇嗣妃刘氏和窦氏在嘉豫殿朝见则天皇帝,既退之后,同时遇害。人们都不知道她们的遗体所在。唐睿宗复位,为太子生母窦氏上谥号昭成皇后,以招魂的形式葬在都城之南,陵号靖陵。又在京师立庙,号为仪坤庙。唐睿宗驾崩后,因为窦氏是皇帝的母亲,被追尊为皇太后,谥号依旧,祔葬桥陵,把神主迁到太庙。
没有了下一篇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原文】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
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应该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注释
①好时光:词牌为唐明皇李隆基所创。前后片各四句,共五十五字。前后片的二四句押韵,均用平声韵。《好时光》作为词牌名,有其固定的曲调,后世的文人多依据此固定的曲调而填词。
②宝譬:插戴珠宝的发譬。偏宜:甚合。宫样:宫中流行的式样。
③莲脸嫩:象莲花那样鲜艳娇嫩的脸。
④体红香:体,即躯体,这里指女子的肌肤。红:红润。香:馥郁芳香。
⑤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眉黛即眉毛。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传为佳话。
②倚:倚仗。倾国貌:极言妇女之美貌。

【作品鉴赏】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是唐明皇所作,上片着意描绘一位女子的关貌,下片是写对这妙龄女郎的希望
这是一首仿效民歌写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爱的新词。它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选有情有义的郎君来嫁。当然由于封建帝王的审美观,把一个美女写得珠光宝气,宫样梳妆,脱离了民间姑娘的天生丽质。
上阕集中描写女子的美艳过人。先写发髻,“宝髻”二二字透露出来的是精致与讲究。
“偏宜官样”是侧写其气质不凡,盖宫样发髻虽时髦好看,但非人人适宜,而词中女子则天性合适,宛然定制。唐时妆饰风气往往以宫女为典范,故发型和服装的“宫样”意味着潮流和卫,如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书娘”即是指官样发型,而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届细长”,韩《忍笑》“宫样衣裳浅画眉,晚来梳洗更相宜”则主要指宫样服装。

《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此词对人物的描写细腻,抒情含蓄委婉,风格婉约
接下写脸部,视觉上的脸嫩、眉长与嗅觉上的体香,衬托出一个青春可人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天教人鬓长”一句极力写出了女子的天生丽质。这里虽用了张敞的典故,但并非表现恋人或夫妻恩爱的意思,而是着力表现其超乎寻常的美丽而已。《西厢记》中张生第一次见莺莺,就这样描写道:“则见她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也是被莺莺长长的屑线所吸引。有学者认为“体红香”一句乃是暗写杨贵妃,因为《开元天宝遗事》“红汗”条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但是否能由此将“体红香”归为杨贵妃的专有特征,却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从结构上来说,整个上阕都是集中描写头部和脸部的装扮,如果插入一句对身体的描写,不免使文笔显得枝蔓了。而且“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红妆及脂粉香用于脸部描写也是常见的情形。
下阕转入议论。盖此女子因自恃其过人之艾艳,—般男子难入其眼。但真情可贵,青春短暂,故词人郑重劝告: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肠。此即使以朋友口吻相劝,虽有关切,却无爱恋。
全词语言生动、流畅,饶有民歌率真风味又不失含蕴。象“莲脸嫩”的鲜活比喻,“体红香”的鲜明生动描写,眉黛的夸张,下半阕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畅,都是艺术纯熟的表现。
【名家点评】
南卓《羯鼓录》:上(玄宗)洞晓音律,由于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曲调,随意而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
顾梧芳《尊前集序》:音婉旨远,妙绝千古。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则批评此词“俚浅极矣”。
《开元轶事》:明皇谙音律,善度曲。尝临轩纵击,制一曲曰“好时光”。方奏时,桃李俱发。后所度诸曲皆失传,唯“好时光”一阕仅存。
刘毓盘《词史》:玄宗皇帝好诗歌,精音律,多御制曲。今传者有《好时光》一词。
作者介绍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永昌年间(689年)过继给李旦的长兄孝敬皇帝李弘为嗣,初封临淄王,后改封楚王兼任潞州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终年78岁,葬于泰陵。

- 本 名
- 李隆基
- 别 称
- 李三郎、唐明皇
- 所处时代
- 唐朝
- 民族族群
- 汉族
- 出生地
- 洛阳
- 出生时间
- 685年9月8日
- 去世时间
- 762年5月3日
- 主要作品
-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霓裳羽衣曲》
- 主要成就
- 铲除韦后势力,开创开元盛世
- 年 号
- 先天、开元、天宝
- 庙 号
- 玄宗
- 谥 号
-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陵 寝
- 唐泰陵
本文作者:语文360(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