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败将领:他有兵仙的美誉,助刘邦一统天下,却死在妇人手中野史趣闻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是韩信祠门前的一副对联,准确地概括了韩信的一生。能被称作国士无双,历史上也只有韩信一人。他率兵打仗的能力也是无人能敌。自古就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谚语,他也被后人称作是兵仙。
兵家四圣,韩信占据了一席之地,排在他前面的,是姜子牙和孙武,两人都是兵家的巨头,可见后人对韩信的评价有多高。韩信是典型的屌丝逆袭,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就非常地贫穷,他母亲死后,连办丧事的钱都拿不出来。

就算是这样韩信还在挑能放下一万家的坟地。韩信不拘小节,性格放纵,没能当上官,也没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都成了问题。为了活命他只能是各家跑,每天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吃一顿饱饭。他经常去南昌亭长家吃饭,搞得亭长的妻子对他非常厌恶。
想要把韩信赶走,但是又不好明说,于是她提前把饭做好,等韩信到了之后,饭都已经吃完了。韩信也没说什么,调头就走了,而且之后再也没来过亭长家。这么一看韩信还是挺要面子的,可是之后的事情又让我们表示怀疑。

因为他每天无所事事,连镇子上的混混都瞧不起他,当时淮阴有个年轻的屠夫,为了羞辱韩信,要让他拔剑刺自己,如若不然就得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钻过去。如果按韩信之前的表现来看,这种事情肯定是没法忍的,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韩信很干脆地就爬过去了。
韩信年轻时期的经历非常坎坷,就算是之后到了军中,也是不能大展宏图。他先是投到了项梁帐下,在部队里只是一个小兵。后来又跟随项羽,本以为能够惺惺相惜,结果项羽根本看不上他。无可奈何的他又找到了刘邦,结果刘邦把他安排成了管军粮的。

刚开始他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结果一而再,再而三,韩信也有点不爽了,他出逃的时候要不是萧何追出去,天下就又是另一番局面了。可以说如果没有韩信,刘邦能赢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项羽动动指头就能灭了他。
但是这一切都是无法实现的,萧何追回韩信,力荐刘邦拜其为大将军。虽然刘邦刚开始是不情愿的,但是在韩信打了几场胜仗之后,他才发现自己之前有多蠢。韩信也终于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给后人留下许多佳话。

不客气的说是韩信给刘邦打下了能和项羽对抗的基础。他走马上任之后,立马和刘邦分析了天下大势,之后又率军东进,开始征讨周围的国家。魏,赵,燕,齐四国,面对韩信率领的汉军,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最让人称奇的,就是陈仓之战和垓下之战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说的就是韩信所使用的计策,当时的韩信刚被封为大将军,定下了向东争夺天下的策略之后,他就开始了军事行动。当时刘邦进入汉中之后,烧毁了栈道,为的就是抵御外来入侵。韩信派人去修理栈道,并且把要从此处出兵的消息放了出去。

结果关中的守军听说之后,把所有的重兵都调了过来,把守各个关卡。但这一招其实是诱敌之策,韩信表面上在修缮栈道,背地里却亲自率着军队绕道而行,突然出现在陈仓,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韩信的第一战就取得了大胜,这一战不仅让他扬名,也为刘邦之后对抗项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战告捷,最后一战也是大败楚军。垓下之战汉军有八十万,韩信读率三十万。在韩信未曾赶来支援的时候,刘邦被打的节节败退,等到韩信一来,局面瞬间扭转,项羽的楚军受到了重创,韩信又用楚歌之计攻心,使得楚军的军心涣散,士气低迷。这一战让刘邦成功地统一了天下。

可惜的是鸟尽弓藏,韩信自己深知刘邦的气度不够,而且嫉妒他的才干,所以西汉建立之后,韩信也是如履薄冰。但是一旦帝王起了杀心,不论是怎么躲都没办法躲过去的,所以韩信最后也因为反叛的罪名,被吕后杀死。虽然他对政事不敏感,但是军事方面却能称得上是奇才。

之所以称他为兵仙,就是因为他率兵打仗的方法和常人不同,经常有一些冒险的计策,背水一战就是如此,从古至今,也只有韩信敢冒犯兵家之大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成就了他兵仙的美誉。
本文作者:尔与周郎辩(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