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命宫女穿“开裆裤”并非追求淫欲,而是时代的进步野史趣闻

2018-11-08 18:06:21

之前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汉灵帝命宫女穿“开裆裤”的帖子,大致的观点都是说汉灵帝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方便自己随时发泄,极度追求淫欲。

汉灵帝荒淫无耻这是自然,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平民愤,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却无疑是时代的一种进步。别着急开喷,我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在汉代之前,女人腰部以下是没有衣服可穿的,一直到了汉代,这才间或穿上开裆裤。因此,在当时的宫中,不仅宫女要穿开裆裤,就连皇后和嫔妃怕是都要穿开裆裤。

关于裤子,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了,但那时的裤子只有两个裤腿,裆是不缝合在一起的,是广义上的开裆裤。穿这样的裤子的目的是啥呢?为了保暖腿部。因为当时人们只穿裙子或者“裳”,在冬天冻腿,所以就在腿上套了个套筒,这就是最早期的裤子。

那时候的“裤”字写作“袴”,解释为“两股(大腿)各跨别也。”按照古人的解释,那时的袴是“胫衣也”,就是给小腿穿个衣服,而不管屁股穿不穿衣服。

当时,不仅是女人要穿开裆裤,就连男人也是穿开裆裤的。所以大家在正式场合下,坐下来的时候都是采用的跪姿,即臀部放在两脚后跟上。如果说是两腿伸向前坐着,叫做“箕坐”,是很不礼貌的一种的坐法,另外两腿盘起来坐也是很不合适的。虽说这种跪坐的姿势让人很不舒服,也不够科学,但在古代中国,这就是平日礼仪的需要,而女人更是必须如此。

而在那个时代,穷人则可能根本就不穿裤子。《三国志》中就有明确记载说豫州刺史贾逵年轻时因为家穷,连冬天都不穿裤子,夏天就更不必说了。一直到后来,人们才开始流行起穿合裆的裤子。这首先是在部队中流行起来的,因为穿开裆裤骑马是很不合适的。

在东汉时,由西域又传入了一种可以折叠的椅子,很是轻便,叫做胡床,也是最先在部队中流行的,人们将其称作“据”,但仍只能用在非正式场合,或者说是在军营中。

其实,当大家都开始穿合裆的裤子时,跪坐的姿势已经没有合理性了,但是仍旧还延续了一段时间,到了唐代,除了可折叠的胡床外,不能折叠的凳子和椅子也出现了,这些在唐代中原的壁画以及敦煌壁画中都曾出现过。唐代之后,大家再也不以跪坐为正常的姿态了。

这样的进步是自然的,毕竟坐着比跪着要舒服得多。

总的来说一句话,从不穿内衣,到穿开裆裤,再到穿合裆裤,这应该是社会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文作者:古历小军(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