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是家传还是个人癖好?汉代皇帝多男宠,哀帝与董贤野史趣闻

2018-11-08 09:05:48

陆梵尘/文

断袖:哀帝与董贤

古代很多帝王都有怪癖,但西汉帝王有怪癖的却比较多,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怪癖就是喜欢男性宠臣,后来人们知道这就是“好男风”,就是性取向问题。比如汉高祖刘邦喜欢籍孺,汉惠帝喜欢闳孺,汉文帝喜欢邓通、赵谈和北宫伯子,汉武帝喜欢韩嫣、李延年,元帝喜欢弘恭、石显,汉成帝喜欢张放、淳于长,汉哀帝喜欢董贤。这些宠臣的身份有的是士人,有的则是宦官,他们常常戴着插满着红腹锦鸡漂亮羽毛的帽子,镶着贝壳的腰带,脸蛋上搽着粉。自然,这些帝王们也不是单纯只喜欢男宠,也喜欢美女。而这些士人身份的男宠们也不是都没有家室的,很多人也有自己的妻小。用现代的话说叫双性恋。

性取向的问题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人们见到的多了也没有觉得过多奇怪的。但是作为帝王就不同,帝王的任何癖好都可能对国家的事务产生影响,何况很多癖好都是消积的,只会对国家事务产生不利影响。汉哀帝喜欢男宠董贤,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说明。

董贤其人,也算是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当过御史,所以董贤在很小的时候就当过太子舍人。太子舍人是干什么的?它是太子老师太傅的属员,主要职责是给太子看家护院的,一般只有两家子弟才有资格担任的。这个太子就是新近被定为太子的刘欣(稍后的汉哀帝),因为当时的皇帝汉成帝没有儿子,就把定陶王刘欣封为太子了。这一年太子刘欣十八岁,董贤十五岁。

第二年,太子刘欣即位,成了后世称为汉哀帝的刘欣,董贤也随即担任中郎官。哀帝刚开始即位的时候,就面临汉朝处在极度衰落的局面,开始他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生活节俭,勤政廉洁,启用了一些有作为官员,想改革朝廷多年以来留下的积弊。比如罢除了乐府、提倡节约、限制土地兼并、禁止地方进献名兽等,尽管这些措施仍然给大官僚和大地主们留下了很多的特权,但还是遭到了把持朝廷权贵们的坚决反对,尤其是外戚们的反对。随着争论的继续,朝廷的权力更多地被权臣们把持了,结果争取到的政策也都成了一纸空文,渐渐地哀帝本人也就灰心丧气了,再也没有刚上台时的锐气了,转而向酒色世界里寻找安慰了。

断袖的艳闻在宫中流传

在哀帝当上皇帝两年之后的一天,董贤正在殿下值班。这时十八岁的董贤已和两三年前不同了,长得青春勃发,亭亭玉立,脸庞红白相间,长得像花儿一样。哀帝以往太忙没有注意到,这时远远看见董贤,忽然间觉得他长得太美了,走近一看,仿佛认出了这个几年前在太子府里的小伙子,就问他:“是我的舍人董贤吗?”于是把他召上前来问话。一番询问之后,哀帝对他很是喜爱,当下就任命他为黄门郎。这是个宫内官职,主要是负责皇帝身边事物的。从此,一个帝王与一个臣子结缘,董贤开始了他的幸运之旅。

史书上记载哀帝“雅性不好声色”,这应该是指他不喜欢女色。但他却喜欢董贤,古书上也有记载,说他喜欢董贤是“宠爱日甚”,就是一天比一天好的意思。随即又任命董贤担任驸马都尉侍中,出门就在车上身边陪着,晚上睡觉也住在一起,不到一个月时间赏赐给董贤的财物数不胜数。哀帝对一个臣子这样的宠爱程度,让大臣们都感到吃惊——用现代的话说叫“雷倒了”。一次,哀帝和董贤一起睡午觉,董贤枕着哀帝的衣袖睡着了。哀帝中间想起身,但却看到董贤还在枕着自己宽大的衣袖在酣睡,不忍心惊动董贤,便让侍者拿来剪刀剪断这只衣袖才得以起身的。从这一细节可见哀帝对董贤恩爱的程度,这也就是后世“断袖”一次的来历,它成了同性相恋的代称。

汉哀帝完全是像平辈朋友一样地对待董贤,完全不像二人之间本来是君臣关系,而董贤倒也角色到位,本来就性情温柔,这时的他更加柔顺了,处处讨哀帝的欢心,因为他也知道,要想继续受宠必须更加柔媚才行。每当官员放假时节,他也不肯出宫回家,哀帝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总是没日没夜一刻不离地守着,替哀帝端茶尝药。哀帝看他这样尽心,也心疼得不得了,下诏把董贤的妻子接到皇宫中并安排给她专门的房间住下,又把董贤的妹妹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这样一来,董贤、董贤的妹妹加上董贤的妻子大家一起侍候着哀帝,哀帝更加满足了。哀帝随后给董贤家的回报也是惊人的:给了董昭仪和董贤妻子赏赐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董贤的爸爸从霸陵县令接连升任到卫尉,赐爵关内侯,又给食邑。董贤的岳父被任命为将作大将,专门管理朝廷的营建。董贤的弟弟被任命为执金吾。董贤的母亲病了,哀帝都要派人四处祭祀祈福。下诏为董贤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宅第,工匠都是挑选了当时天下最好的,每根柱子和门槛都是用上等的丝织品包裹上。甚至连董贤家的奴仆佣人都能得到哀帝的赏赐,这些赏赐包括武库中里的宝剑和皇帝御用的珍宝。至于给董贤用的东西那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吃的、穿的和用的,只要是哀帝有的,都会为董贤准备一份同样的,一句话,没有什么舍不得给董贤的。还让将作大匠在自己的陵墓旁为董贤也建造一座巨大的坟墓,非常庞大,包括外围建筑一共占地好几里,希望自己死后还能有董贤作伴。

断袖之间的的生死相依

更过份的是,在一次招待众多朝臣的时候,哀帝表示要学习尧舜禅让的行为,想让董贤来继承帝位。话一出口,把大臣都吓傻了。虽然董贤听了却很开心,但这话却让众位大臣们对董贤特别反感。这时有一位大臣站起来说:“大汉朝是高祖所创,不是陛下的私有之物。天下应归于刘氏子孙,陛下作为九五之尊,不该说出这等不敬之语!”哀帝抬头一看,说这话的是中常侍王闳,当场就很气愤地把王闳逐出酒宴。虽然哀帝以后再没提起这个话头,但给董贤封个更大的官位的念头并没打消。接着他就想给董贤封个侯爵,但一直找不到个由头。便让人诬告东平王给其治罪,借口这是董贤的功劳,就把董贤封为高安侯,赠其食邑二千户。丞相王嘉认为东平王是冤枉的,是被人诬告,多次谏诤哀帝,并指出这样提拔和赐封董贤等人,是乱了国家制度章法。得到的结果是,哀帝认为他是以言犯上,把他下狱处死。

哀帝即位之初,他的祖母傅太皇太后、母亲丁太后都还健在,两家的亲族把持着朝廷中的很多重要的位置,但其内部也有一些争斗。太皇太后的弟弟担任的大司马的位置空出来之后,由哀帝的舅舅丁明担任。他对董贤如此得宠就很不高兴,同情丞相王嘉的冤死,这让哀帝很不高兴。哀帝就找借口,说他反对董贤是“嫉妒忠良,非毁有功”,就把他给免了,让董贤代替他的官职担任大司马卫将军。这时的董贤年龄二十二岁,却已成为“三公”之一了,百官要想向哀帝报告事情都必须经过董贤,董贤家族受到的恩宠远远超过太皇太后家族和太后家族。由此也可以想见,哀帝与外戚之家、与朝臣的矛盾有多深。皇舅丁明被免这一年,是公元前一年。

他们的爱情

九个月之后的一天,年仅二十五岁的哀帝莫名其妙地死在未央宫里,他突然死亡的原因不管是当时还是后来一直也没有搞明白,反正就是死了,没有人去找原因。哀帝一死,太后就下令王莽负责处理政务,本来就没有什么能耐的董贤这时显得手足无措。随后,王莽上书控告董贤,禁止他入宫。董贤明白他最终是难逃一死的——这点智商他还是有的,于是在听到命令的当天就和他的妻子一道上吊自杀。王莽听到消息后还怀疑他是装死,下令开棺验尸,验了之后就随意把他的尸首抛在了城郊。同时王莽下令没收董贤家族的所有财产,将其亲族全部充军流放。

哀帝死后,他和董贤都受尽了王莽的羞辱

董贤生命实在短暂,董贤的下场实在可悲。他的一生被后世的历史学家归入到“佞幸”,就是依靠拍马屁而获得荣华富贵的人。平心而论,他其实和那个时代美女红颜的命运有类似住处,是漂亮的长相决定了他的命运的。想得到荣华富贵,是世上很多人的梦想,是人的本能的一部分。董贤也不例外,很多东西并不是他刻意获取的,只是他得到哀帝的特殊宠爱造成的。在那个时代,很多东西不是他想要就能得到的,正如不是他不想要就能拒绝的。悲剧在于,一切非正常的都是短命的。古人就说他“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是说不是由正常渠道获得官位,官职又超过其实际能力,都不会有好下场。古人也在寻找这一悲剧等原因,认为哀帝对董贤宠爱过份,反而是害了他。又认为利用“柔曼之顺意”迎合君主,不仅红颜祸国,男色也足于祸国。其实这些都是皮相之论,造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原因来自于那个时代和封建专制。

【本文版权,独家享有。欢迎转载,严禁盗文。】

江汉书院头条号

本文作者:江汉书院(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