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皇后的两个儿子为什么都死了?她死后乾隆做的事才真让人深思野史趣闻
都说乾隆风流,可是,在风流的前半部分,他也曾经有过知心的爱人。
都说年少时的爱恋,最难忘却,对于乾隆来说,也是如此。意气风发的四阿哥弘历,在他16岁那年的选秀上,雍正为他选了嫡福晋。她就是富察皇后,此时15岁。
那时候的少年,意气风发;那时候的少女,恬静温婉,在最好的年纪,他们遇到了那个正当最好年华的人,从此良辰美景,恩爱相随。

图片
直到弘历登基成为皇帝,她成为皇后。几年的夫妻生涯,非但没让他产生什么所谓的七年之痒,反倒愈加爱重富察氏。他迫不及待的立她为皇后,并在自己26岁的盛年,就急匆匆的把他们俩的儿子永琏密定为皇位继承人。他一心想要他和她的儿子,继承这浩瀚江山,无需经历复杂的储君之斗,因为他只认定她的儿子。
然而,天不遂人愿,密定皇太子后没多久,永琏就因为偶感伤寒夭折了。痛失爱子,富察皇后的心里也留下了一大片伤痕。好在后来再次生下七阿哥永琮,乾隆再次将永琮选为皇储,但是没想到的是,永琮也夭折了。

图片
或许是清朝多近亲所致,或许是后宫多阴谋所致,不管如何,富察皇后接连失去两个孩子,她作为母亲的心理防线也崩溃了。但她又还是一国之母,她不可以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的崩溃。所以她在乾隆面前强颜欢笑。
但是心里的抑郁,反映在身体上的情况是那么真实。乾隆十三年,随驾东巡的时候,富察皇后病逝于德州的船上,年仅37岁。
一直以来恩爱的妻子骤然去世,乾隆的崩溃也是真实的。他也因此做了很多崩溃的事情。
皇后是在东巡的时候去世的,她病逝的那艘大船,乾隆坚决要运进紫禁城。因为船运不进去,乾隆甚至想不顾一切的拆掉紫禁城的大门,幸亏有官员想出了其他办法,否则他就要成为清朝第一个拆了自己城门的皇帝了。

图片
他命令官员100天行孝,在此期间,训斥了多位大臣,甚至还有被罢官的,被斩杀的;就连三朝元老张廷玉也没有幸免于难;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就连乾隆自己的亲儿子,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也因为在葬礼上哭的不够伤心,被乾隆大加训斥,当面宣告他们失去储君资格,断了他们的夺嫡梦。
后来,皇后梓宫移殡景山观德殿。乾隆亲临祭酒。此后的初祭、大祭礼、满月礼等到后来皇后梓宫暂奉东直门外静安庄以后的暂安礼、周年礼、二周年礼等等,乾隆无不亲临致祭,他对皇后的情爱由此而知。
在皇后丧满日,乾隆还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述悲赋》是一篇悲怆的诗歌佳作,记述了皇后富察氏美好的品德和夫妻间的恩爱、理解、休戚与共的生活篇章。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唯有写给富察皇后的诗词,最是动人心,或许,正是因为其中蕴藏了满满的深情吧

图片
不过,虽然对富察皇后的深情毋庸置疑,但乾隆是天子,决定了他的所作所为,都很难做到纯粹。比如对臣子和阿哥们的打击,看似是因皇后之死过于伤心,实则也有些敲山震虎的味道。乾隆初登基时,为了稳固人心,采用了不少怀柔政策。但是随着时间久了,他的皇位已经坐稳,他就需要震一震那些老臣子,来树立自己的威信了,所以他借机清理打压大臣,让他们明白天子之威;借机打压阿哥们的夺嫡之心,以免结党营私。
所以,在富察皇后死了以后,乾隆迁怒大臣阿哥们,虽然伤心不假,终究也还是存了点私心,借机树立自己帝王的威信。
本文作者:小D杂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