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的信用,为什么大于林黛玉?野史趣闻

2018-11-07 08:32:09

关于宝钗嫁祸黛玉的事件,有人说宝钗只是情急误口,反正以宝钗的性子也不会到处乱说,那么也就不会逼得小红狗急跳墙,对黛玉事实上没有危害。不,错了。即使小红的言语没有泄露出去,黛玉“偷听”的美名也会从小红和坠儿口中传的满府尽知,致使名誉损伤。更何况,坠儿不像个嘴巴紧的人,小红也不是个处事谨慎的人,就算宝钗不说,这件事泄露出去的几率还是相当大,到时候,小红会怪谁?只怕第一个就是黛玉。


但是这件事还有一个漏洞,宝钗的话完全是无中生有,尽管当时凭借往日的信用让人信以为真,如果当面对质起来,一旦戳穿,不但会坐实“偷听”之名,而且还会害的自己名声扫地。挡箭牌为什么会是黛玉不是别人?这就显示了宝钗的聪明机智。日后经由宝钗证实的某某偷听总会传遍贾府,换了任何一位主子,就算主子懦弱不计较,奴才们也会挺身而出,摆出人证物证戳穿谎言。但黛玉不能。首先,黛玉的人并非源自贾府一脉,紫鹃也不是个爱串门的,这种摆明是讲黛玉坏话的事实很难进到黛玉的人的耳中,也就无人来指正。其次,就算黛玉知道,也只能隐隐约约知道别人认为自己偷听,但绝对不会想到是这件事(本来就不存在),恐怕会以为是什么小人存心诬陷而不屑反驳。再则,先前宝钗看到宝黛一起,估计除了黛玉的人以外很少会有人知道黛玉的真实行踪。那么,宝钗的谎言很难戳破,就又更加坐实了黛玉“偷听”。

红楼中,宝钗虽然只是在“做人”,但即使是装作,也还是施恩了不少人,那为什么会有很多读者讨厌宝钗、甚至憎恨宝钗呢?这就牵涉到“伪君子”与“小人”究竟哪一种人对人造成的危害性更大。若是小人,心口如一,做的坏事固然多,对人的伤害固然大,但是因为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受害者至少可以事先提防,至不济也不会有沉冤未白的事发生。但伪君子就不一样了,表面上装得冠冕堂皇,和正人君子并无二样,私底下捅你几刀,你还不知道是谁动的手。

本文作者:红楼女书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