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历代侍寝制 , 皇帝想谁陪未必如愿!野史趣闻
后宫佳丽三千,最近看连串清宫剧就会有印象。不论后宫佳丽好不好样,皇帝也要面临这个重大课题,就是被侍寝。作为延续龙脉的唯一途径,也关乎到帝王后嗣血脉的事,皇室必定重视,然而,古代皇宫侍寝制度都有不同。那么,皇帝能像想像中,以及剧集般,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妃子侍寝吗?答案是不一定的。

《延禧攻略》截图。
据了解,不同朝代皇帝选择侍寝方法式不一样。大家熟知的一种方法是翻牌,也是影视中常见:每到就寝时间,皇帝身边的公公,就会托著放著牌子的托盘,让皇帝选择,皇帝拿起其中的一个,就表示选择了侍寝的妃子。

影视中的翻牌 (《延禧攻略》截图)
伺候皇帝睡觉,是嫔妃获得皇帝宠幸的出路,当然,也有嫔妃会使用其他手段。
嫔妃数量太多,皇帝选择哪位嫔妃侍寝,以及嫔妃为了能获得皇帝宠幸,都是麻烦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宫里的人也想出了好多办法,比如清代的翻牌。然而,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是抱以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态度,但也有不少宫中女子积极主动,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比如买通太监。假如哪个嫔妃能买通值夜班太监,那离被宠幸也就不远矣。

《延禧攻略》中的主角魏璎珞,也用尽方法令乾隆宠幸 (《延禧攻略》截图)
以后代较熟悉,记录较为完整的清代为例,皇帝和嫔妃侍寝之前的事都颇为繁琐:每日晚餐完毕,总管太监就奉上一个大银盘,里面盛了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写着妃子姓名。一旦皇帝若没有性欲,便说声去;当有点意思时,则取一块牌子,翻过来,背面朝上。总管要记住这个牌子,出来后将牌子交给手下太监,专负责背妃子进寝宫,直送到龙床。
据说,唐朝的侍寝方式应是历代侍寝制度中最公平的。当然,皇帝爱谁就谁。当时曾制定了嫔妃陪侍御寝顺序制度,按照月圆月缺来确定。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抛弃制度,另找更有趣刺激的侍寝方法:掷骰赌寝以掷骰子来确定当晚待寝的嫔妃。

画作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 (网上图片)
当皇上定下佳丽,就会通知对方沐浴更衣,再光脱见回到床上,裹上大被子,由太监抬到皇帝就寝的宫殿。侍寝时,太监都会退出,听房太监就会在这段时间,保证皇帝被服侍的时间和安全,还会计时,大喊通知皇帝。结束后有人再把佳丽抬走。走之前,太监会问皇帝留不留,不留的话就采取措施,按压穴道,甚至将佳丽倒竖葱,务求达到避孕目的。若是留,就会有人记下,以便将来怀孕后对证。这样的方式虽会引起不满,但仍有不少宫女想要献身。

《挥扇仕女图》(局部) 中的唐代妃嫔 (网上图片)
为了献身,历代后宫佳丽各出奇谋。晋武帝司马炎史载后宫宫女众多,粉黛近万。每晚临幸哪个妃子,一度令他十分头疼,最终想出一个办法:他坐着羊车,在宫苑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就宠幸哪里的嫔妃。理论上,这个办法很随机,相对公平。不过很快就有位妃子想出应对之策:将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儿喜欢盐水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这个故事就是成语羊车望幸的由来。

《羊车望幸图》(网上图片)
宋徽宗时候,有两个宫女都没机会得到皇帝宠幸,于是两人就相爱,且约定将来要是谁能首先得皇帝宠幸,一定不能忘记对方。后来,其中一位果然被皇帝宠上,就为皇帝推荐对方,可惜这名宫女长得牛高马大,皇帝不喜欢,所以没有成功。于是,宫女就趁皇帝喝醉,让高大的宫女替代了自己,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
又据闻元朝元顺帝时,有个宫女在宫中寂寥无事,天天晚上在自己的地方唱歌,因为唱的比较好听,被元顺帝听见了,于是就召见了一次,一来二去竟成了元顺帝最为宠幸的嫔妃。这属于凭借自己的才艺出位,不是每一个嫔妃都能效仿。清宫剧《延禧攻略》中的初期,就讲到舒贵人获请入宫之初,为吸引乾隆,夜间唱歌,最终被乾隆罚唱了一整夜。

《延禧攻略》截图。
皇帝生活相当奢华,后宫生活更可以淫荡来形容。不过,当不少后人看清晚清后宫佳丽的模样时,对于皇帝来说,侍寝就真的是一个重大课题及难题了。
本文作者:独戒魔(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