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句话解了太子之危,自己却也死在一句话上野史趣闻
在我们大家的理解里,君王说一不二,富有四海。但依然会让他们非常困扰的事情,就比如继承人问题。我国历朝历代均实行的是立嫡立长,只有满清时期主张立贤,满清以前,基本上都是嫡子来继位,但也有些君王会面对长子不成器,或是格外喜爱幼子的问题。这样一来,立长吧,心有不甘,立幼子,满朝文武就会马上跳出来反对,实在令皇帝们头疼不已。

英明神武的明成祖晚年,同样面临了这样的难题,当时的太子朱高炽体格肥胖,性格又有点柔弱,成祖可能因为性格原因,非常不喜欢长子。他喜欢的是次子朱高煦,这个二儿子生的身强力壮,当年随自己靖难,立下了大功,成祖觉得还是二儿子像自己,就有了更换储君的打算。但储位之事,干系重大,还是要征求一下大臣们的意见。当他向大臣们抛出这个问题时,满朝文武马上疯了一样的反对自己,成祖非常无奈,又找到了自己非常信任的大臣解缙。

当成祖对解缙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解缙想了想,并未表态支持谁,只是说了三个字:好圣孙!好圣孙指的是太子朱高炽的长子。年幼的他深得祖父的喜爱和赏识,如果严格遵守嫡子继承制,那么帝位迟早会落到自己的爱孙头上。成祖听了这话,笑了笑,只好打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解缙是非常得成祖宠信的大臣,朱棣曾说过'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但解缙最终还是死在了他的老板手里。怎么回事呢?只怪他太聪明,常有不恭之语,且恃才傲物。这些成祖都能忍,对他的处罚也只不过是贬官了事,但解缙最不该做的就是和当时的太子走的太近。他仅仅用了三个字,就帮太子稳住自己的位置,然后他就该和太子保持距离了,因为皇帝尚在,你与太子过分亲近,这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但他偏不以为意,经常登门造访太子府邸。这样一来,就触到了帝王的逆鳞。最终成祖将他下狱问罪,下狱之后,皇帝好像从此忘了他的存在,他在监狱中一住就是五年,直到有一天,指挥使拿着羁押要犯的单子去给成祖看,询问怎么处置。成祖看了看单子,解缙的名字又扎眼的映入了眼帘,然后皇帝随口说道:'解缙还在啊。'

指挥使听了皇帝的话,顿时心领神会,回到监狱后,就去请解缙喝酒,解缙不知其中缘故,只顾着开怀痛饮,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人已经在雪地里帮他掘好了一个大坑。酒过三巡,他便醉倒在地,几人轻轻走进牢门,又将其拖出,埋进了雪中,当世才子,就这样送了卿卿性命,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解缙是个有才之人,曾经很受宠信,但最后又死在了信任自己的老板手中,只能说他智商太高,情商太低,中国人做事历来讲究一个度,这个度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需要每个人好好把握!
本文作者:回首仰望间(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