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一破夫差国,干秋竟不还野史趣闻

2018-11-06 17:31:17

西施举手投足间都充满了魅惑,时机终于到了。

越王迫不及待地将八位绝色的美人送到吴王夫差的身边。西施明白自己只是一枚棋子,既然是棋子,那当好棋子的角色便好,不必动真情。

西施穿着华丽的宫装,款款走进吴国大殿,她知道自己惊艳了这个王朝。当吴王夫差看到西施时,不由得痴了。原来世间还有如此婀娜多姿的美人,让吴国后官黯然失色。

吴王大喜,立刻命人在姑苏建造春宵宫,还在宫中修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风和日丽之时,便与西施戏水共赏。

西施善响屐舞,轻踮脚尖,裙摆翩翩,这一世的盛朝都在她的足尖摇摇欲坠,夫差此时全然沉醉在她的美貌中。

他还专门为她修筑了响屐廊,将御花园的一条长廊掏空,放上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便裙系小铃,穿着木屐在木板上翩翩起舞,身上叮叮当当的铃声和脚下“嘀嘀嗒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夫差看得如痴如醉,整日沉醉在西施的温柔乡里,不理朝政。越王的美人计果然起了作用。

灵岩山上有一眼清泉,夫差常让西施对泉水梳妆,他亲自为美人梳理秀发。若为夫君,他必定是位好夫君;可是若为君王,他却难当大任。

天差整日里以姑苏台、馆娃官(规模宏大的离宫)为家,把国家大事丢在脑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伍子胥看到越国壮大,而吴国正面临危险的边缘,吴王却不自知,还整日沉溺美色之中,大兴土木,百姓怨声载道。伍子胥性格耿直,他大胆进谏,谁知吴王不但不采纳还将伍子胥赐死,吴国灭亡之时不远矣。

西施整日陪在夫差的身边,偶尔也会看到范蠡跪拜在殿堂之下。她想扑上前去,倾诉相思,可是只能远远地望着,否则一切就会前功尽弃。西施只能含情脉脉地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回廊拐弯处。

对镜梳妆时,西施常常想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的姿色,不被送人官中,是不是就可以同他在苎罗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父辈那样,你劈柴来我浣衣。可是如果自己真的没有这分姿色,应该也不会与他相聚吧。

夫差又喝醉了,昏睡她在身边。西施看着他熟睡的脸,想起白天的时候自己竟有些恍惚,还有些感动,差点对他动了心。毕竟他是一国之主,有着无上的权力,而且待她又万般柔情。

但是,她此行是为了夺取他的江山,置他于死地。如果西施不是越国派来的奸细,他只是她的王,是不是她也会爱上那坚毅的眉字。她始终忘不了苎罗村里那个初见的少年,即便他是别有所图。

但是没有如果,所以西施既不可对夫差动真情,也不可对范蠡动情。她只是越王复仇的棋子,她就像湖面上的浮萍,心随风动、无法自控。

偶尔她还会看到同自己一起入宫的郑旦,许久未见,郑旦苍老了些许。她知道,夫差并未宠幸于她。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逢场作戏,可是没有得到夫差的垂青,说明了郑旦不是一个好棋子。郑旦是极失落的,明明是眉眼相似的女子,为何却有如此落差。郑旦想不通,经年之后,郁郁而终。

其实并不是郑旦的姿色不如西施,只能说是个人的品位不同,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可能夫差爱的就是西施一颦一笑露出的娇态。

仿佛就是一一瞬间的事,那年冬天,吴国首都姑苏城被奔袭来的越国大军攻破,吴国灭亡。

夫差至死都不明白看上去固若金汤的城墙,为何会被越国攻破。越国不是只有几个战败后苟延残喘喘的士兵吗,为何会变成如今这样的精锐部队?他不用明白,因为当他把国家抛在脑后夜夜笙歌时,他的结局就已经写成。

不过人们都不太关心夫差的结局,让人们心心念念的都是美人西施最后的归处。

有人说,西施因为觉得愧对夫差而自缢在馆娃宫内;有人说,西施和范蠡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还有人说,西施是红颜祸水,最终被溺死江中.....

不管西施去了哪里,我们心中回想起的都是那个在溪边浣纱的女子,悠悠烟水,映出仙姿袅袅。

如花美春,似水流年,似这般,都付与了断瓦残垣。西施去了,可是在几百年后依然有人唱着《西施咏》: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官,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干秋竟不还。

—End—

注:节选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因为爱情——古诗词中的爱情故事》

本文作者:古堰军(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