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磬同音,惟房与杜,只用右手无法鼓掌,那年今天唐代房玄龄逝世野史趣闻
2018-11-05 17:04:22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房谋杜断”,说的是唐太宗时两个宰相房玄龄、杜如晦,研究国事时,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精辟的意见,但往往不能作出决断。这时,唐太宗就把杜如晦请来。杜如晦略作分析,就能立刻选出一个最好的办法来。房杜二人,一个善于出谋划策,一个善于作出决断。二人如唐太宗的左右手,辅佐他成就了“贞观之治”。

唐朝时期,都城长安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栋毫不起眼的小楼,人称“凌烟阁”。这栋小楼没有住人,而是陈列着24个人的画像。这24人,可不是寻常人物,而是跟随唐太宗李世民一起打天下、坐天下的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称《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本文作者:义乌盛杰人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