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宣政使为调入京城,参照唐人经验做一事,不料反被革职查办野史趣闻
欢迎关注历史伊姐,听伊姐为你讲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在古代官场,溜须拍马可是一个技术活,没有一定的功夫就拍马屁,下场往往都会很惨。因此为了能拍对马屁,后世往往会借鉴前代先辈的一些“经验之谈”,以免拍到马蹄子上,惹得上司生气。然而在南宋时,有一名叫郑仲的官员,想借鉴前人之法讨得宰相秦桧欢心,却不料最终被秦桧予以罢官查办。

▲夜灯下的唐朝风格建筑
说起来,郑仲借鉴的方法源自唐朝。晚唐时期,当朝丞相杨收为了避暑,在家中修建了一个凉亭,凉亭还没竣工时,杨收就邀请了手下一大批官吏前来府中庆祝。宰相邀请,百官哪敢不来?为了巴结杨收,众人对这座尚未完工的凉亭赞不绝口,连称丞相府真乃仙境也。听完这些话的杨收似乎不太高兴,他的脸上都是一片铁青色。仔细观察后,百官才发现有点不对劲,原来新建的亭子里少了一些东西。

▲波斯地毯
就在百官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呈上了一条红色波斯地毯,言称要送给丞相。杨收接受这块地毯后,发现它竟能恰如其分地镶嵌于亭子地砖之中,铁青的脸色顿时消失。当心情大好的杨收便询问小官姓名,那名官吏连忙说自己名叫李璋,简单介绍了下自己在何处任职。此事之后,李璋自然是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了。至于李璋能够如此合适向丞相献上礼物,必定是因为他事先对丞相府的凉亭做了详细的测量与调查,不然他又怎么能定制出适合亭子地砖尺寸的宝贵地毯呢?

▲宋高宗及秦桧剧照
时光荏苒,在数百年后的南宋官场,与之前一幕相同的场景又出现了。时任四川宣抚使郑仲听闻当朝宰相秦桧花费巨资在府中修建了一座高阁,于是打算加以效仿。高阁完工后,宋高宗赵构亲自为其提匾“一德格天”。有了皇帝撑腰,秦桧便每日悠闲地坐在格天阁前接受各地官员的贺礼,为讨得秦桧欢心以便调入京城,郑仲命人用珍贵的蜀锦,织就了一条极尽华贵的地毯。

▲宋代阁楼
地毯做好了,郑仲拿着它,来到了格天阁。秦桧打开礼盒一看,竟是一条宝贵的蜀锦地毯,心想郑仲真是深谙官场之道,嘴上更是对郑仲赞不绝口,连番夸奖,还当着郑仲的面把地毯铺在了地上。然而铺完之后,秦桧的脸顿时就黑了,因为这蜀锦地毯竟能恰到好处地铺满整个格天阁地板,显然,郑仲这是花费不少心思才制作出来的。

▲蜀绣
本以为自己煞费苦心定能讨得秦相爷的欢心,结果没过几天,郑仲反而被革职查办了。仕途就此中断的郑仲连忙请人查问原因,谁知秦桧只回了七字:“他知道的太多了。”很显然,对于秦桧这种疑心重、城府极深的奸臣来说,自己的隐私最为重要,连自家楼阁的尺寸都被郑仲知道了,那他陷害岳飞等忠臣的罪证还不是早已泄露?恐怕秦相爷连干掉郑仲的心都有了。所以说,为人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走溜须拍马等歪道,不然没拍到点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参考文献:
《旧唐书》《宋稗类钞》
本文作者:历史伊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