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曹操一生中有三件最遗憾的事?曹冲的死让他悔不当初野史趣闻
提起曹操,估计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其实关于曹操这个人,我查了很多方面的资料,发现这个人并不像三国演义里面写的那样。而且当年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而在正史上原话是“惜沧月,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演义里面却给加了个天下,这是小说的作者为了丑化曹操。

就像曹操三请诸葛亮,这是演义里面没有描写的,只是当时曹操身边能人太多,诸葛亮如果到了曹营根本不足以发挥他的才华,所以才会选择最弱的刘备。要知道曹操有非常要好的军事才能,不像刘备,一生就打了一次仗,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给烧光了。

有点跑题了,看到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面把刘关张写的太完美,忍不住吐槽几句。言归正传,曹操领兵三十多年,在指挥和兵法上有着很出色的建树,但是虽然如此,曹操人生中还是有很多不顺利的事情,这些事情甚至有些还是导致他忧郁成疾的原因。

首先,曹操最后悔的两件事就是两个儿子的死,大儿子曹昂,本是曹操钦定的继承人。可是却因为自己好色,导致悲剧的发生。事情发生在曹操攻下宛城之后看上了张绣的婶娘邹夫人。曹操当晚就将他纳为侍妾,张绣知道此事后,悲愤难平,于是冲进曹操的大营准备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而在这场事件中,他心爱的大将典韦跟儿子却因此战死。

曹昂死后,曹冲是最有希望继承他一切的。而曹操在心中最看好的也是曹冲,这样的宠爱无疑让曹丕有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曹丕想尽办法,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除掉了曹冲。而曹操这等这件事以后,非常的后悔,后悔自己不应该给曹冲那么多宠爱,导致悲剧的发生。后来因为鸡肋的事,杀掉杨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曹操到死也没能够统一全国,在当时诸侯并列的时候,曹操非常看好刘备,其中《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当时的曹操认为天下的英雄不过是曹操和刘备。经常与刘备同车,同坐席,足以见曹操被刘备的信任。

不过最令曹操后悔的还是曹昂的那件事,不仅失去自己的继承人,而且连护卫自己的大将也因此战死。而曹昂的生母,也就是曹操的原配夫人丁夫人悲痛欲绝,认为是曹操害死了他们的儿子,所以跟曹操断绝了来往。而曹操也感觉自己十分对不起丁夫人,直至最后去世的时候也不能忘怀。甚至留下千古名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句子。

借鉴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你们对曹操还有不一样的看法吗?
本文作者:冰糖葫芦果子皮(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