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之死,并非因为曹操多疑,而是他咎由自取野史趣闻
2018-11-05 07:38:44
华佗,汉末名医,医术精湛,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还发明了“麻沸散”,因此被后世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关于华佗为人治病的记载,史书中处处可见,涉及范围之广,包括内、妇、儿、针灸等各科,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仰、救死扶伤的“神医”,最后却死于曹操之手。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得了头痛病,经常发作,他得知华佗能治百病,于是将他请至帐下,华佗给出的根治方法是用斧头劈开头颅,取出病灶,曹操以为华佗要谋害自己,所以将他杀掉。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整本书充斥了“褒刘贬曹”的思想,华佗之死也被归咎于曹操的多疑,不过“演义”毕竟不是历史。事实上,华佗之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三国志.魏书.华佗传》的记载证实了这一说。
据记载,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在击败袁谭后,头痛病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于是他把华佗请来,让他担任自己的御用医生,华佗为曹操治病之初,确实有效,但始终未能根治。
不久之后,华佗以家中妻子生病为由,离开了曹营,这一去竟不复返,曹操多次去信,希望华佗能早日回来为他治病,华佗收到信后却一直没有回复。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派人到他家中去请,并且告诉去的人,如果华佗之妻真的有病,那就让他在家继续为其诊治,并且“赐小豆四十斛”,结果曹操得到一个令他怒不可遏的消息,那就是华佗之妻根本没病。
就这样,曹操一气之下,下令将华佗拷打致死,用曹操自己的话说,他杀华佗是因为“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意思是说:华佗可以治好我的病,但他却有意要养着我的病,借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如果我不杀他,他也始终不会为我根治。如此说来,华佗真应该反思。
本文作者:1点见识(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