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那场文夕大火,没能留下什么遗迹,竟然能下此人的历史遗迹野史趣闻
曾经有人说,在长沙得历史遗迹中没有一处是真的,像那些贾谊的故居、船山学社、新民学会这些历史遗迹统统都是假的。花了好长的时间也没能找到时务学堂的旧址碑记,现在才意识到,1938年的那场文夕大火,把长沙烧的竟如此的彻底干净。这些历史遗迹也都随着这场大火消失不见了,连名字也都消失在老住户的一脸茫然之中。

贾谊的故居,现代图
曾经还妄想着着书店中能找到答案,翻阅了所有的文史资料,最终还是死心了。书上写着,在历史上长沙曾出现过十次著名的火灾,但是那些不著名的火灾算是什么?发生这么多次火灾倒像是一个火城。有人曾说有没有古迹上岳麓山一看便知,听闻山上的两个土馒头很是著名,里面貌似是葬着的是盖世英雄。山上的“鸟语林”最为有名,听说那里有来自泰国的好色鹦鹉,在这个不远之处倒是有个粉店。从这里往上走是黄兴墓,往下走呢便是这位伟人的墓庐。

黄兴墓,现代图
在黄兴辞世之后,稍微有点脸面的人都会送来挽联,小编曾对章太炎的这幅“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很是喜欢啊,章太炎在东京时曾看见孙中山私自接受华侨们的捐款,而恼羞成怒,还放话说要与孙中山绝交,去拥戴黄兴为同盟会总理。黄兴当时不知是废了多少的口舌,才说服章太炎和吴稚晖,继续的维持孙中山的领袖的地位。当时孙中山非常的感激黄兴能够说服这两个人并让这两个人留下。

章太炎雕塑
孙中山在改组同盟会时,为中华革命党反袁世凯,黄兴此时还拒绝向孙中山表示个人效忠以重新入党。他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忠诚而非对个人的忠诚,放眼整个近代史上能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般。黄兴和蔡锷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弱的,他们两个死后,黄兴的墓成了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蔡锷是省级。这也就意味着这里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清明时也会有小学生前来扫墓。

孙中山
有些人总是喜欢拿中国的辛亥革命与美国的独立战争做对比,小编思前想后,在政治上唯一可与华盛顿杰斐逊相抗衡的,也就只有这二位了,他们在历史中,他们好像并没有我自己的名利与地位做过任何考虑。如果有可否与小编一起来探讨一下,如果别人也曾做此等之事,也欢迎批评指正。也有可能是小编见识浅薄,对这方面的认知还是有所欠缺的。
本文作者:私塾晓俊说文化(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