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三大战略催生新的增长极野史趣闻

2018-11-04 20:32:59

本报记者 王彩娜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三年间,已是遍地花开,硕果累累,协同叠加效应不断显现,催生出新的增长极。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有序推进,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京津冀三省市正加快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朝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奋力迈进。”

“长江经济带建设坚持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正在加快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和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如上文这般表述,在“三大战略”的进展中并不鲜见。

三年,筚路蓝缕,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三大战略”共促区域协调发展

进展均势如破竹,经贸往来日益繁荣,但“三大战略”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初衷和涉及的范围也不尽一样。

“一带一路”强调全方位对外开放,旨在适应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则着眼于解决困扰多年的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平衡的难题;长江经济带则提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慧和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刘卫东看来,“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顶层战略和全球战略,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两者不宜相提并论、等量齐观。

但细读相关规划纲要不难发现,“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扩大对内和对外双开放”“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是共同的诉求。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要“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这在实践中将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做好衔接;而关于利用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优势、加强天津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的表述,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与 “一带一路”对接提供了支撑。

以往,建立在“四大板块”基础上的区域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认为,“三大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四大板块”空间上分割的问题。

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长江经济带侧重以长三角为龙头向东开放和以云南等地区为核心的向西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海陆双向全方位开放一致。重庆、成都、武汉、昆明等长江中上游核心城市的发展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建设不仅是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经济支撑,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将京津冀地区与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紧密联系起来,密切了京津冀地区与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联系,为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和开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广阔的市场,扩大了京津冀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样板,“一带一路”的推进依托于国内区域的整合又同时将经济空间拓展到国际。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指出,“三大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国际与国内经济发展互联互通,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

对接的突破口在于“联”与“通”

“三大战略”为地方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地方纷纷摩拳擦掌,明确表示“要大干一场”。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甘肃、陕西、新疆、宁夏、安徽、河南、贵州、西藏、江苏、山东、重庆、四川、山西、云南、湖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不约而同地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纳入了地方施政目标之中,争做两大战略或是“三大战略”的支撑点。

比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重庆的战略定位明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区域、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腹地。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重庆要依托渝新欧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和渝昆泛亚铁路大通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增强在西部开发开放中聚集辐射能力的决心清晰可见。

再如,湖南南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靠上海自贸区,北接长江经济带,西有“西部大开发”,西南部连“北部湾”经济圈,西北有“湘新欧”出境通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在长江开放经济带与沿海开放经济带这个 “一横一纵”T形格局下,湖南紧紧把握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经济要素与资源配置及流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效化的促进作用决定了该倡议的空间应对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各省区市和各城市协同、合作的共建。而“联”与“通”是各省(区、市)对接三大战略的突破口。

近年来,重庆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国,与交通的互联互通密不可分。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布局,航空、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共同发展,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密集度,基本搭建起了重庆至欧洲、北美、东亚、西亚等地较为完善的运输网络。

就如何推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衔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何祖坤曾公开表示,一是要完善江、陆联运网络,促进良性互动;二是依托交通运输通道,打造“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走廊;三是要加强跨省份合作;四是推动要素的流动;五是加强内陆海关与沿海沿边口岸海关的协调配合,加强口岸与内陆检验检疫机构的合作,全面推行依次申报、依次查验、依次放行的模式。

独行快,众行远。期待下一个三年。

本文作者:中国经济时报(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