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县衙内的“惬意厅”野史趣闻

平遥县衙内的厕所已经400岁了
在平遥古城找厕所很难,因为从外型上,根本看不出沿街这些一“脸”沧桑的建筑哪座是古迹、哪座是厕所;但在平遥古城找厕所又不那么难,因为古城的主要街道和景点标识鲜明地分布着34座十足亲民的旅游厕所。
以元代建筑为主体的平遥县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衙内的厕所据说都是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所建!不过,和衙门口斜对面的旅游厕所比起来,就未免寒掺了些。
衙门内和衙门外一古一新两座厕所,恰恰彰显了古今施政者所需要的执政态度——以“烈日严霜”对待贪腐分子,以“和风甘雨”面对普通百姓。
在这座被命名为“惬意厅”的旅游厕所内,记者着实享受了一把“和风甘雨”的滋润。
“惬意厅”色调厚重朴实,造型庄重大方,和周围的古建筑并没什么两样,完全融入在平遥浓浓的古韵中,门框油漆彩绘运用了山西民间“富贵不断头”的线条,阴刻描金的匾额两侧悬挂着典雅的古城宫灯,连空调外机都用卷草纹花格进行了巧妙遮蔽,细节的装点让它和一街之隔的古老县衙毫无“违和感”,而门侧“古韵新风静尘觅佳句、诗情画意放松写清泉”的对联,一度让记者忍不住看了两遍旁边的公共卫生间标示——这到底是厕所还是茶室?
环视一遍,铜框盥洗镜上悬着马灯、灯笼景天花隔板上垂着宫灯,八股阁的装饰墙、中式镶砌的雕花、全铜饰花的拉手、红艳喜庆的窗花、盥洗台上方展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平遥中国年”活动场景的图片、铜质花架中正在播放推光漆制作工艺的壁挂式显示屏……无处不在彰显着古城独有的文化氛围。
不过,最吸引注目的当属电视花架上方的装裱书法,楷体雅正,诗情飘逸:“南来北往走西东,旅游方便堪称心。山重水复觅解困,童叟遥指惬意临。音乐梦幻声光电,曲径通处有妙文。整镜观衣留春色,君行千里抖精神。”原来,这是一首描写“惬意厅”的诗作,以厕入诗,还如此蕴藉风雅,回望中华几千年历史怕也很罕见吧!
除了这些形式上的意境营造,“惬意厅”的人性化服务也做到了无微不至。男厕门上的LED红外线空位感应器随时显示着空置侧位,厕室的航空站楼塑胶地板避免了人们滑倒的危险,蹲位前侧的双层置物架足够让您放置背包等大件物品,蹲位隔板上方的全铜玻璃置物架在方便人们放置手机等随身物品的同时也为“瘾君子”设置了烟灰缸,而随处可见的盆栽绿萝、定时控制排气换气扇和喷香机又会及时消除吸烟带来的污染和异味。
将这种人性化体现到极致的是,“惬意厅”从小便斗到盥洗台都考虑到了小孩、大人的区分使用,母婴卫生间专门设置了婴儿台,残老人士卫生间还专门配有抗菌扶手架和感应抽纸盒。
这样的人性化也在现代高科技的应用中得到了体现。从不锈钢感应水箱到感应水龙头,“惬意厅”的洁具实现了全自动感应系统智能化管理,在免去了人们“举手之劳”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再加上保洁箱智能一体机、自动檫鞋机、自动一体化干手器、自动控温中央空调、硅晶体散热器、防蝇风帘的设置,都使得节能、环保与人性服务并行不悖。
卫生间与人的联系是最直接的,最“人性”的一面都会在这里体现。总投资1600万元进行的平遥古城厕所革命体现了“古城文化性、科技生态性、功能舒适性”为理念,以“惬意厅”为代表,遍布古城南大街、城隍庙街、衙门街、小察院、西大街、北大街、马圈巷、二合木巷、二合木百货宿舍、双林寺、镇国寺等大小街区的34座“亲民”旅游厕所,让旅行中的就急如厕变得卫生、安逸、舒适、放松,游客走出卫生间时就像接受“和风甘雨”润泽一样精神焕发,得到的是另一种休闲惬意的享受。平遥旅游厕所文化不仅融入了古城的整体氛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民爱民的思想,也实现了“平遥行、快乐游”的终极目标。(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文作者:中国网(今日头条)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