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学士张廷玉讲述宫廷秘史:雍正暴亡,乾隆大哭继位野史趣闻

2018-11-04 12:38:13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晚十点,大学士张廷玉刚上床就寝,忽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圆明园太监前来传旨,宣他火速进宫见驾。


张廷玉剧照

此时夜已深,仓促起身的张廷玉一边向圆明园“疾趋”,一面心中惶惶不安:白天刚刚面圣,怎的此刻又忽然宣召?莫非是宫中发生了什么大事?一种不详的预感,霎时笼罩在他心头。

很快,张廷玉不详的预感变成了事实。当他匆忙从西南门进入圆明园皇帝寝宫时,眼前所见,只有躺在床上双目紧闭、气若游丝的雍正,白天还在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国事的皇帝,此刻已全然不认得人了。

雍正剧照

据《张廷玉年谱》记载,对于雍正十三年当晚发生的一幕,他本人的反应是“惊骇欲绝”。想来雍正五十八岁的年纪并不算太老,这几日虽然身体偶然不适,然而依旧可以如常处理政务,何以这么快就进入弥留状态了呢?

至二十三日子时,在太医药石无灵,群臣惶惶无措中,雍正帝即撒手人寰,连继承人都没来得及宣布。

雍正临终

皇帝死得蹊跷,这几乎是当时所有人的共识,当然,说他死于刺客吕四娘手,全然没有依据。雍正生前沉迷炼丹之术,和古今许多帝王一样,有着信方士、梦长生的情结,因此,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他死于丹药中毒,这一点在《清高宗实录》中也得到了证实。然而,当务之急并非追究先帝的死因,而是尽快确立新帝人选,以固国本,因此,雍正的皇子们很快走进了大臣们的视线。

事实上,为避免重蹈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悲剧的覆辙,雍正独创了“秘密立储”制,早在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十七日,他就亲手写下密旨,藏于“正大光明”匾之后。群龙无首之际,还是德高望重的张廷玉首先镇定下来,与鄂尔泰一同稳住群臣,并至乾清宫,从正大光明牌匾后取下藏有密诏的锦盒,与王公大臣们一同捧到灯下宣读。


乾隆登基

雍正的遗诏内容称“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宜继承大统”,遗诏宣读完毕,众人无不长吁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新帝乾隆忽然伏地大哭,悲恸之声不绝于耳,任凭百官劝解,亦久久不愿起身。

作为新一代的国家统治者,乾隆在悲痛老父归天之后迅速调整情绪,进入了皇帝的角色,开始主持一切。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在护送大行皇帝皇舆回宫的一路上,弘历“哭不停声”。进入乾清宫前一刻,他又传谕,不以新帝身份直接由乾清门入,而要由内右门入,以示对刚刚龙驭宾天的先帝的尊重,其一片孝心,令群臣无不既感且佩。

本文作者:悠游古今书生张(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