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8月1日起,东莞这12家大医院停止门诊输液!野史趣闻
点击上面蓝字“东莞号外”一键关注!
东莞号外合作微信:908010788
东莞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这一直是医学基本原则
但在此前我们的生活中
这种现象基本呈逆向发展
今年,东莞终于行动起来了!

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从8月1日起,东莞9家市属医院和3家三甲医院将率先停止门诊输液,并逐步向其他医疗机构铺开。
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将全面停止门诊输液。
这则关系千家万户的消息
引起东莞市民极大关注
有人称好也有人担忧
门诊取消输液了
宝宝生病怎么办?
不输液会不会耽误治病?

我们先来看一些数据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导致无药可用。实际上,静脉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专家表示,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
在东莞的情况是
▼

截至今年4月底,东莞共有2565家医疗机构,其中有101家医院,几乎所有医疗机构内都有这样的输液场所。
东莞市人民医院去年每月“销售量居前50位药品价格监测表”中,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经常居前5位。
东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秀薇表示,静脉输液带来的风险非常大。“从临床来看,静脉输液引发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如对老年人来说,输液速度太快容易诱发心衰,而畏寒、怕热、发高烧,更是输液后特别常见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
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输液给血管中带来的微粒,可能比一场灰霾带给人的PM2.5还要多。”
改革!市属医院三甲医院率先停止门诊输液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昨日公开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接到本通知后,应立即着手开展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明确时间节点,明晰确需门诊输液治疗病人的分流渠道”。
8月起停止的是门诊输液,急诊、儿科门急诊、日间手术、肿瘤门诊化疗除外。但对于保留静脉输液的儿科门诊,市卫生计生局要求,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减少直至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急诊、日间手术以及门诊化疗等特殊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采用静脉输液治疗,有关静脉输液处方应作出备注识别。因专业或病种治疗特殊,确实需要门诊输液治疗的科室,应向市卫生计生局报备同意。
8月1日起取消门诊输液的市属医院以及三甲综合医院(共12家):
◆市人民医院
◆市中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
◆市第三人民医院
◆市第五人民医院
◆市第六人民医院
◆市第七人民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
◆市第八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
◆市第九人民医院
◆厚街医院
◆东华医院
◆康华医院

门诊一概不能输液了吗?不是!
市卫生计生局表示,停止门诊静脉输液,并非剥夺医师诊治自主权和搞一刀切,也并非必须把符合输液指征的患者都转给急诊科和住院部。
门诊的医护人员照样可结合患者病情,开具急诊及特殊治疗输液处方,以方便患者,但要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
具体使用指征如下:
(一)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治疗烧伤、失血、休克等。
(二)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或维持酸碱平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严重呕吐、腹泻、大手术后、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等。
(三)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禁食、不能经口摄取食物、管饲不能得到足够营养等。
(四)输入药物,以达到解毒、脱水利尿、维持血液渗透压、抗肿瘤等治疗。
(五)中重度感染需要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六)经口服或肌注给药治疗无效的疾病。
(七)各种原因所致不适合胃肠道给药者。
(八)因诊疗需要的特殊情况。

三种情况仍可使用静脉输液!
叫停医疗机构门诊输液并非东莞首创,而是大势所趋,国内一些省市以及广东省内部分医疗机构已开始实施。
东莞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科长袁伟芬表示,不合理使用静脉输液会带来医药费用上涨、就医时间延长、医疗风险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很多疾病其实并不用输液,但不少患者总以为输液以后病会好得快,甚至个别医生也有这样错误的认识。
“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已达到高浓度需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医务人员滥用静脉输液将被通报批评
加强门诊输液管理是必然的。为此,市卫生计生局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定期开展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加强处方审核;每月随机抽查一周门、急诊处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不少于7个常见病、多发病,每个病种处方各30例;一级以下医疗机构不少于6个常见病、多发病,处方共不少于50例。
了解门、急诊静脉输液使用比例,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对滥用静脉输液、抗菌素和激素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公示、通报批评并结合绩效考评扣分,以及予以经济上的处罚。
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







破解“输液依赖症”,需要一起努力!
叫停门诊输液是大势所趋
有人支持——


也有人感到不安——


虽然门诊过度输液的危害一直在提
然而主动要求输液的病人仍然不少
患者追求好得快,医院想着挣得多
门诊不输液,医生也有顾虑
所以除了政策上叫停
真正破除“输液依赖症”
还需要全民一起努力!


dgdb0769
有料,有用,有趣,有爱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本文作者:网络大件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