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劝业场:预火而立的“mall”鼻祖万子和野史趣闻

2018-11-03 14:34:24

劝业场

“七七事变”前后,兵荒马乱,百业萧条,劝业场也仅能勉强维持。到了1938年后,才进入了一段较长的稳定发展期。这段时间,劝业场最大的变化就是1940年万子和在此兴办的新罗天艺场了。

万子和是个地道的北京人,热爱京剧,同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交往深厚。他既是华乐戏院的老板,又在西长安街新新大戏院任经理,是京剧名伶马连良多年的合作伙伴。

1940年时年57岁的他,在劝业场租用了83个摊位,开始设立新罗天艺场。他将所租摊位改造成魔术杂耍场、书场、相声场、天宫球社和能容纳500名观众的剧场,并附设茶座和零吃摊等,每到夏天还在楼顶增加露天杂耍。自此,劝业场在原有的商业功能外,又增添了娱乐功能。

国民党接管北平以后,万子和承包的新罗天艺场继续营业,电影院、剧场、舞厅、台球厅等依然红火。一层的百货店、绣花庄,二层的西服店、工艺品店和几家药店,三层的照相馆、理发馆以及外地的稀罕物品,都成为人们印在脑子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当时在劝业场里做生意的商户很多,每个摊的摊位费是每月150元。可商户们只租赁一个摊位经营的不多,大多都是租赁两个摊位以上。后来就连低矮潮湿的地窨子里都租满了铺户。

本文作者:走近万子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