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就明白,唐朝的女人为啥能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了野史趣闻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有一句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性的地位可以说是比较低的,入仕为官,参与朝廷大事一般都是男人干的活,但是唐朝,尤其是唐朝前期,女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很多,如长孙皇后、武后、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等,为什么在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唐朝的女性活跃在政治舞台这么多呢?

长孙皇后剧照
首先,我觉得最普遍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权力集中于以家天下为传统的皇家专治,他们是皇帝身边比较重要的人,皇帝的专权为她们参政创造了机会。
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唐朝的影响
北方的少数民族有的以女性为首领,像鲜卑、党项、突厥的婚姻关系较为原始,女性的地位较高,北方的少数民族一般以放牧为生,放牧、狩猎形成一种、强悍、勇武、雄健之风女性也受其影响,比较自由、开放。李唐皇族本身就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他们又曾与北方少数民族混居,李家发迹于北魏,然后直接传承鲜卑族为主的北朝政权,文化习俗上沿袭了他们的传统,唐朝统一后,带到了中原。这为妇女参政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武则天剧照
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相对宽松
唐朝的封建礼教其实还没有那么严重,社会上的妇女可以再嫁,女性也没有缠足,这说明唐朝的强盛统治还没有需要禁锢人们的需要,与宋朝的妇女比较起来,他们要幸福得多,特别是处于社会上层的女子,读书习文,骑马射箭,都有涉猎,这些都是对参政有所帮助的。

太平公主剧照
主观上与她们的自身修养和努力有关
文德皇后,她出身于一个贵族官吏家庭,好读书,受过封建思想教育,使她有较宽广的视野,不至于把自己局限在丈夫子女等家庭的小天地里面,从而使它具有较为远大的政洽眼光。太平公主是高宗幼女,武则天亲生,从小特承恩宠,以至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公主。武后常说太平像自己,谋略多,并且很多事都会与她商量。韦后是中宗的元配,后来被贬到外地,“累年艰危,情又甚笃”,当时中宗曾向她许诺,“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中宗复位后,韦氏就是皇后。再看上宫婉儿,她原来只是一个宫掉的身分,小时候由母亲教育,武则天招她进宫时,她已相当聪慧了。所以,或者是家族因素,或者是患难与共,都为她们参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上官婉儿画像
能参政的妇女,都作过一番努力, 她们是懂得政治的,她们能成为皇帝的好帮手,长孙皇后多次给李世民说,要他珍惜人才,像魏征直谏李世民,引得李世民不高兴,就是长孙皇后劝说的,李世民也对这位皇后比较满意,也多次与她谈论政事。武后就不必说了,李治都要求一块上朝了,官婉儿得到则天和中宗两朝的重用,上官婉儿不仅具有才智,而且懂得政治,深得武后及武三思等人的信任,间接参政,且又善于圆滑行事,周旋于皇室与后党之间,后党盛则拥护之,暗中亦维护皇族,皇族强则又暗中保武姓,最后完全依附韦后,为韦后出谋献策,成为中宗时代的当权人物。公主在武后之朝,虽参预武后之谋议,后来诛罚二张,胆识过人,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中宗过世后,韦后、安乐公主都很害怕她,太平公主与太子共诛韦氏,既屡立大功,很受尊重,睿宗对这个妹妹更加赏识和尊重,每宰相奏事,就说“尝与太平议否,公主所欲,上无不听”。由此可知,她们参政,也是煞费苦心的。
正是唐朝复杂的环境才激发这么多女人的参政。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本文作者:历史青樱(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