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方言俗语:大码大齐野史趣闻
2018-11-03 10:08:30
(来源:溧阳时报 罗泉报)秋收以后,生产队开大会,讨论社员的口粮、柴草分配问题,分粮分草是有关吃饭问题的头等大事,每个家庭都十分重视。我下放到乡下第二年秋天,经历了秋后粮草分配之事。很多社员对上一年度的分配有意见,要求重新设计方案,连续开了两个黄昏的社员会议,劳动力多的人家要把劳动工分作为依据;人口多的人家要求按人头分配;也有人说,猪多肥料多,粮食多,要多照顾养猪的人家,众说纷纭,没有结果。时间拖长了总不是个事儿,生产队长和贫协组长碰头研究以后,当机立断,作出决定,以人口为基数,参考工分数,另外加每头猪一定粮草。众口难调,方案公布后,自然有人不满意,责问生产队长如此分配有什么依据?生产队长理直气壮地回答:“大码大齐!”
在牵涉到多方面利益的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做到绝对公平合理,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公平,大码大齐是一种智慧,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来,生产队为了挑塘泥,抽干了水塘,收获几箩筐鱼,大小不一,品种繁多,怎样分配?无法精确,也是大码大齐。有些事情,只能大码大齐,难得糊涂。
农村生活,左邻右舍,宗亲姻亲,和睦相处,有时候互通有无或者礼尚往来,至于相互来往的物品多少和价值,只能大码大齐,芦菲上滚纳地下,相差不远就是了。如果争多嫌少,“一碗来,一碗往,一碗弗满弗来往”,斤斤计较,就有失风范,伤害感情了。
“懂得通融,方能从容。”这句现在流行语也许是大码大齐的正确诠释。
大码大齐,据了解,是除溧阳以外,全国各地没有任何地方使用的词汇,知道其意思,不知道出自何处,也很难确切解释。溧阳话是口语,用文字表达难免会有争议,有一位溧阳籍著名老作家在文集中写成“大马大骑”,意思是一样的。
本文作者:溧阳论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