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寺庙洞穴之旅野史趣闻
2018-11-03 10:01:04
拥有一系列洞穴与寺庙的石灰岩山丘,位于距离马来西亚吉隆坡
北方13公里的雪兰莪州鹅唛县。
其名「Batu」来自于山丘旁的巴都河,此外黑风洞也是当地的村名。
黑风洞为印度著名的印度教圣地之一,祭拜室建陀,是马来西亚
大宝森节庆典的重镇。
[黑风洞]的周围都是小吃、商店街,广场前的鸽子、猴子,
也会让游客有意外的惊喜~~
通往神庙洞的木制阶梯,则是在1920年建造的,
之后整修成目前看到的272级阶梯。
光用看的这款陡峭阶梯,我就无法鼓足勇气攀爬。
登高以望远,沿着阶梯有不少猴子在栏杆上索食,
游客也都大方喂食,所以沿途都是....
[黑风洞]的石灰岩约形成于四亿年前,早期部分洞穴
被马来西亚原住民用作住所。1860年代,马来西亚华人
为了取得鸟粪来做肥料而开凿黑风洞。
不过黑风洞真正被世人所知,则是直到1878年被殖民者
和美籍生物学家威廉‧霍纳迪纪录才逐渐成名。
[黑风洞]的寺庙群位于山丘海拔100公尺以上的地方,
主要包含三个主洞,以及其他20多处较小的洞穴,
总计整个石灰岩面积达255公顷。
最大的被称作神庙洞,其有着超过100公尺高的的
天花板和装饰华丽的印度教神龛,需要攀登272级
的阶梯才能到达此处。
现在仍有许多未开发的洞穴和新建造的佛龛,
正在紧锣密鼓赶建中....
[黑风洞]还有著名的大量猕猴;这些野猴会跟游客乞食,
往往有被猴子抓伤或咬伤的风险;游客仍须注意安全。
本文作者:背着包去旅游(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