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位入宫为妃的汉人女子,为了宠爱她,皇帝不惜逾越清朝祖制野史趣闻

2018-11-02 21:35:10

董鄂妃的出现,让顺治帝的后宫粉黛全都没了颜色,以至于,很多人一提起顺治帝的妃子,不自觉地就会想到董鄂妃。这样也难怪,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爱太过疯狂,甚至不惜为了她多次逾越祖制、离经叛道。但能让顺治帝做出逾越祖制之事的不只有董鄂妃,在顺治帝的后宫中,还有一位妃子,曾被顺治帝深爱,顺治帝为了她,不惜打破了努尔哈赤定下的“满汉不能通婚”的祖制,还特许她在宫中可穿汉服、行汉俗。究竟是谁能够得到如此大的恩宠?

她就是恪妃。恪妃石氏在清初的后宫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因为她的出现,首次打破了清宫中满汉不能通婚的旧俗。大家都知道,顺治帝特别喜欢汉族文化,他登基后,一直致力于推行汉化,还打算娶一些汉人女子为妃。在这样的契机下,恪妃石氏被选进了宫中,成为大清第一位入宫为妃的汉人女子。

恪妃是河北直隶滦州人,她的父亲石申,是当朝户部侍郎;祖父石惟岳,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

对于早已看腻了后宫蒙古妃子的顺治帝,恪妃石氏的到来,带给了他足够的新鲜感,他对恪妃非常的宠爱,不仅亲自安排她住进永寿宫,还特许她不必穿满族宫廷服饰,可在宫中穿汉服,行汉俗,这对于清后宫的嫔妃来讲,无疑是莫大的恩宠。与此同时,顺治帝还将对恪妃的恩宠延续到了她的家人身上,因为她的得宠,她的家人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好处。

唯一遗憾的是,恪妃虽然很得宠,但是始终未能诞下子嗣。后来董鄂妃进宫,吸引了顺治帝全部的目光,也锁住了顺治帝的心,从那以后,顺治帝的眼里和心里就只有董鄂妃,再也容不下别人了,使得恪妃和后宫其他的妃嫔,一并失宠。

从那以后,恪妃就过上了独守空闺的日子,她日日思念顺治帝,期盼有一天他能够想起她,过来看看她,但是,她始终未见顺治帝的身影。曾经盛宠不断,如今备受冷落,这对恪妃来讲,该是多么大的心理落差啊。

当她看到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竟不肯独活,也跟随董鄂妃而去的时候,她彻底绝望了,她终于接受了顺治帝最爱的人是董鄂妃不是她这个事实。

此后,恪妃在如牢笼一般的后宫中度日如年,郁郁寡欢,终于在康熙六年走完了她的一生。死后,她被康熙追封为“皇考恪妃”。

回顾恪妃的一生,她经历了先甜后苦的人生,她趁着顺治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契机,幸运地以汉人的身份被选进了宫,又得到了顺治帝的万般宠爱,后又因为董鄂妃的出现而尽失宠爱,加上一生未育,无所依靠,最终在寂寞深宫中香消玉损,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息。

本文作者:小猪话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