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之死,后人有5种解释,第4种乾隆不信,第3种曹雪芹不信!野史趣闻
1735年,年仅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猝死,死因不明。相比他的父亲康熙和他的儿子乾隆,雍正活得有点短。按说康熙和乾隆,一个活了69岁,一个活了89岁,雍正应该也有一副长寿的基因,但为何他却短命呢?而且,据记录雍正言行的《清世宗实录》记载,他去世前两天虽然有病,但还在正常工作,显然并不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可为何短短两天他就去世了呢?
几百年来,史学界和民间竟然留下了这样五种解释,还为此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然没有一个让人广为接受的定论:
01侠女刺杀说
雍正时期,曾搞过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字狱”,起因是一位名叫曾静的书生,对清廷不满,他写信给当时的大将军岳钟琪,劝他反清复明。结果,岳钟琪却将这份“罪证”直接上书给了雍正。雍正借此机会,对老是讽刺挖苦他和大清的书生文人们,搞了一次大规模的剿灭行动,牵连到了一位名叫吕留良的文人。他一家子被满门抄斩,仅有13岁的孙女吕四娘幸免于难。
逃生之后的吕四娘写下了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后来,她得遇高僧甘凤池,习得上乘武功,又以出色的相貌被选为宫女,混进宫去,用短剑刺杀了雍正。
02贪图女色说
如果说第一种说法比较奇幻。那这一种说法,就比较八卦了,说雍正实际死于贪图女色。这种论调,民间传传也就完了,但是,据史料称,当时邻国朝鲜王朝的使者,向本国国王的报告中,竟然也有相关的记载,说雍正贪图女色,身体被掏空,甚至说他腰以下已经不能自由活动了。
03“林黛玉”谋害说
据红学研究者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原型叫竺香玉。这个女人,知名度非常低,但要说起她的男朋友,则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曹雪芹。竺香玉小时候曾是曹家买来给曹雪芹的伴读丫头,二人青梅竹马。但曹雪芹14岁时,被抄家,竺香玉后来被迫选为秀女,成为了雍正的女人,还在17岁时被封为了皇贵妃。
曹雪芹眼看娶竺香玉无望,才娶了别的女人为妻。但二人的缘分并没有完,后来乾隆即位,虽然没有彻查雍正驾崩跟竺香玉到底有没有关系,但也觉得她碍眼,就将竺香玉送到庙里当尼姑,而竺香玉藉此机会与曹雪芹再续前缘,还给他生了儿子,并给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大量的一手宫里的秘闻素材。但有学者称,最有机会和动机害死雍正的,正是竺香玉。他们说,抄家之仇、夺妻之恨,让曹雪芹与竺香玉密谋害死了雍正。
04服毒而死说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跟僧人的关系一向非常好,特别是西藏来的喇嘛们,而他跟道士们的关系,也非常不错。道家求长生,佛家寻解脱。年轻时雍正信佛,那是做给康熙看的,表明他对皇位无欲无求。而当他当上皇帝后,却重视道教,炼制让自己长生不老的弹药,则是他内心里对权力的留恋和不舍。而这些丹药,说白了就是一些重金属,吃多了不中毒才怪。年近60的雍正,终于因为体内留存的毒素过多,死了!
05劳累而死说
清朝的皇帝,都非常勤政,尤其以雍正较为突出。他的父亲和儿子都多次下江南游乐,而雍正却没有这样的兴致,他上台以后,除了要处理纷繁复杂的国事,还要跟自己的兄弟们和王公大臣们斗法,哪里有心情搞别的?
关于他的勤政,并不是后世瞎吹的,却有真凭实据。他在位13年,现存的他批过的奏折有4万多件,而留在这上面的批语,竟多达三四百万字,相当于四五部长篇小说了。即便是专业作家,也就是这个码字水平了。而当时的雍正,却还要应付海量的工作,字还要用毛笔一笔一划的写。这说明,他的工作真的是“五加二”、“白加黑”,最后活活累死。
不知道乾隆当时即位时,对他的父亲,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情。而当他后来听说这5种说法后,前4种肯定他是不信,而且会让他气得骂娘。可想而知,只有最后1种,才能让他内心里接受吧。而对于第3种,“林黛玉”谋害说,曹雪芹如地下有知,定会勃然大怒,这都谁造的?
本文作者:史君与槽(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