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人物之周瑜:被误解的人中之龙野史趣闻
本文由黑衣客原创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句诗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它讲的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
如果周瑜没有等到东风,自己的妻子可能就会被曹操俘虏,整个江东就会成为曹操的地盘。但是周瑜最终火烧战船,灭了曹操的百万水军。
由此可见周瑜是真正的大英雄大智者,只可惜被人误传,冤枉了他。
提到周瑜,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三气周瑜,最终还把周瑜气死了,这是捕风捉影的事情。
人们通常认为周瑜是非常小气的,是嫉贤妒能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周瑜才智过人,胸怀宽广,他绝对不会被诸葛亮气死。
因为当时诸葛亮完全没有能力和资格与周瑜相提并论,周瑜又怎会去为一个不如自己的人生气呢?
人们经常把赤壁之战的功劳归于诸葛亮,其实诸葛亮在这场战役中,只是一个非常小的角色,他的作用微乎其微。
真正其关键作用的正是周瑜,若不是周瑜,赤壁之战江东根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刚开始江东的群臣全部都主张投降,认为只有投降曹操才能够保江东周全。
但是周瑜早就认识到,江东不可以投降,否则也会成为曹操的傀儡。
所以他用自己的智慧说服了众人说服了孙权,最终武力抗曹。这是周瑜的第一功劳,如果不是他坚持用武力抗曹,可能江东早已投降,赤壁之战曹操将不战而胜。
面对敌强我弱,周瑜采用了火攻的办法。
他最先与黄盖演了一出苦肉计,骗取了曹操的信任。最终借用东风烧了曹操的战船,取得了赤壁之战巨大的胜利。
苏轼也曾夸奖过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大家切记,羽扇纶巾在这里说的是周瑜,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周瑜才是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他的才华他的能力让苏轼都感到无比的羡慕。
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目光远大的人物,怎么会被诸葛亮气死,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是因为有人太过于崇拜诸葛亮,杜撰了这些故事来太高诸葛亮的地位。
历史上的周瑜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做了东吴高级军官,受到了众人的赞扬,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特别是通过赤壁之战这次胜利,再一次巩固了东吴的实力,也让周瑜成了东吴真正的主心骨,核心的大将军。
既生瑜何生亮,其实周瑜的智慧不逊于诸葛亮。
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赤壁之战胜利以后,他原本可以追杀曹操,可是他却让人只是追击但绝不杀曹。
因为周瑜知道一旦自己杀了曹操,必然会引起草氏族人的报复,他愿意给东吴带来灾祸,所以他选择了放走曹操,这样的智慧和头脑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具备,而周瑜正是这样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这才合乎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三气周瑜不过是人们的谈资罢了。
本文作者:黑衣客(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