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解释为什么删了范冰冰、陈坤的微信野史趣闻
要论娱乐圈朋友多,人脉广的人,很难不提及汪涵。
朋友遍布政商娱各界,很多人难以想象他的微信列表里会躺着多少大佬的名字。
真实情况是,朋友圈人数达到一百多时,他就觉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都删掉。」
2017年在《火星情报局》节目上,和汪涵搭档了10年的钱枫谈起:自己突然有天被他删除了。
汪涵回:范冰冰、陈坤我也都删了。

「这样的生活非常非常轻松,所有时间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
你会突然觉得,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
而且我们彼此没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会因为长期不联络就变得不好。」

通讯录里成千上百的号码,只是毫无感情色彩的冷漠数字。
朋友圈里眼花缭乱的头像,一半以上没说过话。
因为「多个朋友多条路」,所以拿出金钱、精力,拿出精明、技巧,去经营社交。
最后这些关系,让人疲于应对。
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有一套「朋友无用论」:「朋友」不是哄来哄去的一个群体,也不是扎堆出现的一个圈子;
为了合群,不停地把时间浪费在无用社交上,得不偿失。
生活中,用惯了加法思维,人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觉得什么都是越多越好。
其实,「越少越好」的减法思维,可能会让你过得更好。

几乎所有人都有被deadline折磨的体验。
很多时候,不是任务太多,只是没有安排好时间。
时间规划专家LauraVanderkam在她的演讲中说,时间管理的关键,在于选择。
她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有人让你去打扫百叶窗,你说没有时间。
如果说打扫百叶窗给你一百万,你有时间了吗?
选择,正是一种高级的果断和智慧。
在研究了大量成功人士的时间表后,Laura认为,「努力抓紧零散时间」的管理观念,已经落后了。
「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节约时间,是如何对重要的事情做出选择。」
然而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患上「选择困难症」,
究其根源,正是因为信息太过琐碎、冗杂。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达7.72亿,2017年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7个小时。
这些数字背后,是巨大的信息源,里面包含着无数垃圾信息:
朋友圈里刷屏的谣言,真真假假的明星花边新闻,无聊的网上骂战…
这些快餐讯息,正在吞噬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聪明的人,会选择让大脑轻松起来。
不是想象什么是幸福,而是反过来想,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讲是不幸福的。
本文作者:职行(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