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子齐名却为何没入四大名将野史趣闻
当下央视热播剧.《大秦帝国之崛起》里频频提及白起,廉颇等名将,战争场面庞大,气势如虹,战国四大名将确实不是吹出来的。
《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秦国的王翦,赵国的廉颇和赵国的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战国是动乱的年代,也是刀兵四起的年代。战国时名将很多,吴起,孙膑、乐毅等等。那么为什么吴起、乐毅没有入选四大名将呢?
先看看四大名将的战功:
白起,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
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80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邓等五座城池(今襄州),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5]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同年,秦又攻占了楚国巫、黔中郡。
楚顷襄王迁都到陈后,聚集楚东地的武装,仅得10余万人,向西虽夺回了被秦占去的江旁15个邑,但已不能同秦抗衡。经过秦国一连串的打击后,楚国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被秦灭亡。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龁攻韩,夺取上党,然后攻赵。爆发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
据史学家统计,战国七雄互相攻伐,共计四万200万士卒,其中其中一半是白起领兵所杀。可见白起战功卓著,被称为战神、杀神,名列四大名将之首那是实至名归。
王剪,百度百科这样介绍他,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西汉司马迁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李牧,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公元前251年,他战胜燕军,任以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至赵悼襄王时,由于不得志,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奔魏居大梁,后老死于楚,葬于寿春。
介绍完这四位,我们再看看吴起,百度百科这样介绍,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一说今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说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1]
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唐肃宗时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战功同样傲人,他帮助魏国率先称霸列国,并夺下河东之地。此外,吴起在自己临死前还能用计为自己报了仇,那可不是一般军事家能够做到的。
那么他为何没有入选四大名将呢?
我估计,一是因为吴起自身品德有污点,为了获得魏国的统兵之权,不惜杀死自己齐国籍的妻子以打消魏王的疑虑,而被传统儒家学者所不齿。二是,他生活在战国初期,那时的战争还没有战国末期那样残酷、血腥,动辄上百万人参战所以杀伤兵士从数量上不足。
那么与白起等生活大约同时代的乐毅为何也没进四大名将呢?提起乐毅,大家都记得,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有管乐之才,管是管仲,乐就是乐毅,组件乐毅的才干了,他统帅燕韩赵魏秦5国联军半年攻下齐国70个城,齐可是曾与秦国同等的强国,秦国称东帝齐国称西帝。经过5国联军的攻打,齐国从此衰败。最后被秦国所灭。
我认为,乐毅之所以没进入四大名将,是因为他战功少,最出名的就是攻齐之战,随后就被燕王替换流亡赵国。还有他是燕国客卿,以智囊文职为主,为燕昭王触摸画册。
其实,战国四大名将说法不够科学严谨,应该称为战国末期四大名将,比较好。
本文作者:DK三观(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