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四大白马名将,除了赵云,你还想到了谁?野史趣闻

2018-11-01 22:34:05

说起三国大将,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关羽,张飞,吕布等人,这些人被誉为万人敌,一马当先杀入敌军中,手起刀落能把敌人杀的片甲不留,像这样的勇猛形象很多见。同时他们也有被后人描绘的风度翩翩,像常山赵子龙(赵云),一身白色战袍,一匹白马,浓眉大眼的,一看就是猛将又是美男子。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时期军阀混乱,赵云受到当地郡首推荐,带领义军加入了白马将军公孙瓒的队伍里。而在这期间结识了他一生的贵人——汉室宗亲刘备,后来因兄长去世了而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刘备与赵云在邺城相遇,从此跟随了刘备。

在追随刘备近三十年,参加的大战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果都非常的不错。赵云除了能打战之外,同时也是蜀国最大的儒将,比如,在赵云平定了益州,引用霍去病的例子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给老百姓们,在关羽张飞被害后,又劝谏刘备不要去讨伐吴国等。

我们除了知道赵云,你还知道谁?我们应该能猜到,赵云的早期主公,白马将军公孙瓒也是跟赵云一样白色战袍白色战马的形象。

公孙瓒(?—199年),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出身贵族。因为他母亲地位比较卑贱,只能当一个郡中的小吏。公孙瓒可谓是长的一表人才,涿郡太守很赏识他,最后将他女儿许配给了他,后来逐步做到了中郎,公孙瓒作战非常勇猛,对待北方游牧民族骚扰态度非常强硬。

公孙瓒同时也非常好战,他主张以软硬兼施的策略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他们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最后发展到了互相攻打对方。公孙瓒很有才能,他打败了刘虞,并挟持朝廷得到了北方四州的授权,分派刺史一度成为了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公孙瓒和袁绍初期相争时占据了优势,但是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大减,采取了自保的自私战略,而部下也对其失去信任,后被袁绍打败,最终被困在自己修建的高楼之中,引火自焚。公孙瓒被袁绍吞并后,斩下了他的首级,送到许都邀功去了。

接着是五虎上将的西凉“锦马超”——马超

马超不论在三国的正史还是野史都大量记载仅次于吕布的猛将,他早年随父征战,后马腾入京,马超留守割据关中,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随后退守凉州陇上,后来依附张鲁,又转靠刘备,上表刘协,让刘备称王。又辅佐刘备称帝。

马超可以说是五虎上将的当中悲剧的将军。夷陵之战已经重病在身,蜀汉刚成立不久,就暴病而卒。作为一代名将,多次叛主,然又接连不被重用,这样还算是能理解的。

最后一个便是被关羽称之为“白马将军”的庞德。

庞德,字令明,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在建安年间,马超征战平阳,抵御郭援、高干等人,庞德在马上亲斩郭援的首级。张白骑在弘农造反时,庞德也参与了战斗。一马当先,勇战凉三军,后来几经辗转,随张鲁归于曹操麾下,被曹操授予义将军。

在219年庞德协曹仁抵御关羽,在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奔杀,在奔杀过程中曾一箭射中关羽的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在汉水暴溢之时,他率领部下与关羽殊死搏斗,箭用完了,开始用短剑相博。后因小船被洪水打翻被关羽军擒拿。关羽敬重他的勇猛刚毅,劝降封将,庞德却怒目相对,怒骂关羽最后殒身殉节。

作为白马白袍的三国名将,除了战绩是值得显著,在众多名将之中,别有风采。当然在中国历史之中,白袍白马的将军,还有很多,比如薛仁贵,陈庆之,杨再兴等。

本文作者:华夏五千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