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历史上谢家人物的那些故事~野史趣闻

2018-11-01 18:41:28

谢姓源出有三:

出自姜姓:姜太公63世孙被封于陈留郡谢邑,子孙以地名为姓;

出自任姓:黄帝第七子姓任,任姓建有十几个小国,第一个是谢国,后人以国为姓;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如土族谢加、直勒改为谢姓。唐代诗人谢偃原姓直勒。

(特别声明:以下图文无关)

谢彦璋

梁许州节度使谢彦璋生前爱吃鳖。每天命渔人去抓。抓不到就重罚。

城东有一个渔人有天天还没有亮就到河里去抓。结果走了几里路也没有收获。

后来遇到一个人问他去哪里,他说要去抓鳖。那人说,今天可以不抓么?渔人说不抓不行啊,会被重罚的。那人说,如果今天你不抓,我给你五千铜钱。渔人同意了,把钱放在肩上扛着往回走。

天差不多亮了,他越走越感觉不对劲,肩上越来越轻,于是他把钱拿下来,一看,全是纸。

这是谢彦璋生前辖下怪事,他死后,自己也有怪事发生。

他被害后,朝廷派郝昌去他家清点财产时,在一个小房间里,有一幅谢彦璋的画像,画像的左眼一直在流血,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

(鳖精也会骗人,所以说任何东西一旦成精就会变坏,比如狐狸)

谢小娥

谢小娥本是豫章商贩的女儿,八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把她许配给历阳人段氏,两家常同船往来江河做生意。

谢小娥十四岁那年正式过门,但不久父亲与丈夫就遭贼匪劫杀,两家的亲友无一幸免。谢小娥自己也身受重伤,失足掉入江中,后来被其他商船救起,昏迷多日才终于捡回一条命。从此谢小娥就开始流浪乞讨的生活,最后来到上元县,投靠妙果寺僧尼净悟。

当初,谢小娥父亲遭劫匪掠杀,小娥曾梦到父亲对她说:“杀我者,‘车中猿,门东草’。”几天后,又梦到丈夫说:“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谢小娥想不出这两句话的含意,就写下这些话,到处访求智者解语谜,但是经过多年仍无法解开。

唐宪宗元和八年,江西李公佐辞官后乘船到建业,游瓦官寺,寺中僧人将谢小娥的遭遇告诉这位李公佐。李靠着栏干用手指不断在空中比划,一面沉吟思索,忽然解出语谜,急忙命寺中小僮召来谢小娥,对她说:杀你父亲的人叫申兰,杀你丈夫的是申春。所谓‘车中猿’,‘车’的中间是一‘申’字,而且‘申’不是属猴吗?草下有门,门下有东,这是‘兰’字,而‘禾中走’是穿田而过,也是一个‘申’字。‘一日夫’,‘夫’上有‘一’笔,下有‘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所以杀你父亲、丈夫的人很明显的就是申兰、申春。

谢小娥听了痛哭不止,一面再三拜谢李公佐,并在衣服内里写下‘申兰申春’四字,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两名贼人,为父亲、丈夫报仇。

从此,谢小娥改换男装,为人作佣。

一年多后,谢小娥来到浔阳,见有人贴出告示征佣保,谢小娥前往应征,询问主人的姓名,赫然发现是申兰。谢小娥一股恨意涌上心头,但表面仍不动声色。两年多过去了,谢小娥在申兰身边甚得宠爱,凡是财物收支都交由她经手。谢小娥每当见到故人衣物,只能暗自流泪伤心。

申兰与申春是兄弟,申春住在江北的独树浦,兄弟两人感情很好,来往得很密切。一天,申春带着大鲤鱼,水果及好酒来探望申兰,兄弟俩及其他贼人酣饮到半夜,后来其他贼人相继离去,只剩下申春醉倒在内室,而申兰也不胜酒力,醉卧在庭院。谢小娥暗中把申春反锁在内室,抽出申兰佩刀,割下申兰的脑袋。然后邀集邻人帮忙,擒下锁在内室的申春。

经清理,他们历年多所虏获的财货,总计有数千万之多。申兰、申春有党羽数十人,谢小娥平日早已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一一擒下斩杀。当时浔阳太守嘉勉谢小娥的孝行,免小娥杀人的死罪。后来谢小娥削发出家,终身为尼。

(不要做坏事,别以为做了没人知道,抬头三尺有神灵,逃不掉的。感恩不过瞬间,仇恨却记千年,这就是人性)

谢 谔

进士谢谔是江西南康人。小时候常在门前的小溪里戏水玩耍。他曾经梦见溪中有人拿了一大盆珍珠给他说,你把这些珍珠吃了,你就会特别聪明。除了那些大得不能吞下的外,谢谔一口气吞下了六十几颗小的。长大后特别能写诗。

进士裴说还把谢谔的诗选了六十多首编成了诗集。

(诗一定写得不好才要编故事骗人)

谢 生

长洲谢生酷爱饮酒,经常去张幼于先生家作客。张幼于非常好客,但因境遇不甚宽裕,常常不能让客人尽兴。

一天,张幼于得到一酝好酒邀客共饮,斟酒的小童替每位客人斟酒半杯,谢生觉得不过瘾,于是故意离坐小解,用纸包土块,招来小童,偷塞给他,叮嘱说:“我肾脏病发,不能多喝酒,这里有几文钱请小哥喝杯茶,拜托小哥斟酒时替我少斟些。”

小童打开纸包发觉竟是土块,不由暗骂,故意把谢生的酒杯斟得满满一杯,于是谢生比旁人多喝了一倍酒。

(为了一点酒耍小聪明,不是好人)

谢 盛

晋曲人谢盛,有天划船到湖里采菱角,看见一条大蛟龙朝船游过来,他用鱼叉扔过去把蛟龙杀死,心里恐慌,赶紧回家了。

好几年后大旱。谢盛徒步走进昔日的湖里,看见自己的叉子还在地上插着,就拔出来带回家。没多久,忽然心绞痛而死。

(一把鱼叉都舍不得,活该)

谢秋娘

谢秋娘是李德裕的歌姬。谢秋娘去世后,李德裕用她的名字来做词牌名作词纪念她。后来因为白居易用着个词牌名作词的时候有“能不忆江南”之句,这个词牌名又被改为《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少了多少缠绵悱恻的故事)

谢石

谢石,字润夫,成都人。宋徽宗宣和年来到京师后,就以测字言人祸福为生,想算命的人只要随意写一字,谢石能就根据所写的字,算出福祸,灵验无比,因此名震京师。

有一次徽宗写一“朝”字命内臣送去请谢石卜算,谢石凝视内臣说:“这字非先生所写。”

内臣惊问原因,谢石解释说:“朝字拆开是十月十日,若不是此月此日所生的天子,谁会写呢?”在场的客人都惊异不已,内臣立刻回宫禀奏。

第二天,徽宗召谢石至后苑,要大臣们及宫妃以字测运,谢石一一解说,道理非常精准贴切,皇帝不但赐予丰厚的赏赐,另封谢石补承信郎的官职。从此声名更盛,门庭若市。

有一官员,其妻已过产期,仍不见胎儿有出生迹象,于是写一“也”字,要丈夫拿去测。

当天客人满座,谢石仔细端详官员,说道:“这字是夫人所写。”

问其原因,谢石答:“焉、哉、乎、也都是语助词,所以知是夫人所写。”又问:“您夫人三十一岁。”答:“是。”“因为‘也’上为三十下为一。”

官员又问:“下官寄居此地,想能有调动,只是不知能否如愿?”谢石答:“正想为官人说明。‘也’字有水成池,有马为驰,现在池远故无水,陆驰则无马。调动不成。另外,府上父母兄弟及亲人都已过世吧?因‘也’字有人则为‘他’,现只见也不见人。还有,府上家用窘困吧?因也有土为地,现不见土只见也。这些话都说对了吗?”

官员说:“都说对了,但是这都不是我要问的。贱内的产期已过,她非常担心,所以前来一问。”

谢石说:“夫人一定要怀足十三个月,才会分娩。因‘也’字有‘十’二旁二竖下有一画为十三。”

接着又凝视官员说:“有一件事我觉得奇怪,本不想说。但因和您所问之事有关,能否容我直言?”官员请谢石明说。谢石说:“也字加虫为蛇字。夫人所怀怕是蛇虫。但幸好不见虫,所以不能害人,谢某略懂医术,可代为配药,以验证所言不假。”

官员虽对谢石的说法感到疑惑,仍请谢石至家,夫人吃下所配药后,果然产下数百条小蛇。

人们更加敬重他,但一直不知谢石用什么法术。

后来谢石因测“春”字,以秦头重压得日头无光,得罪宰相秦桧,被充军,最后死在充军的地方。

(能算人者,总是不能自算)

谢判官

谢判官是平原人。在宝元年间做曹州观察推官。

有一天,梦见老父亲带他到一个豪华的大宅子里,一个奶妈抱着一个婴儿出来,指着婴儿对谢判官说,这就是日后的你。谢判官问这是谁家?姓什么?老父亲说,这是成都陈家,资产丰厚,你不喜欢吗?谢判官点头不语。醒来后,心里很不舒服,就对老婆说,我的死期要到了。当天就开始处理后事。但却没有什么事发生。

过了几个月他任期满了,调去做棣州判官,他又梦见老父亲带他去看婴儿,说这就是上次那个婴儿,现在五岁了,还没开口说话。醒来后,他对家人说,今天肯定是逃不过去的了,准备后事吧。结果还是没有什么事发生。

在任期满要离开时,又梦见老父亲带他去那家人那里,只见当初的婴儿已经长大了,紫袍银带立于庭前。老父亲对他说,这个孩子已经开始读书了,你要谢谢我。谢判官醒来后觉得心理特别难受,病了一个多月后就死了。

他的儿子谢讷在庆历六年考上了进士。这个故事是他亲口说的。

(梦里那个孩子到底是谁?)

谢 庄

南朝宋孝武帝曾赐谢庄(字希逸)一把宝剑,可是他却转送给鲁爽了。后来鲁爽谋反,孝武帝问起宝剑的下落,谢庄机智的说:“当年臣与鲁爽离别时,就悄悄代陛下行‘杜邮之赐’了。”(杜邮之赐,是战国时的典故。秦国大将白起,由于跟宰相范雎有争执,罢兵拒绝作战。秦王一生气,就赐剑逼他自杀。因为自杀的地点在杜邮,所以后人以“杜邮之赐”表示赐剑自杀。)

(皇帝赐的宝剑也敢拿去送人!还胆大包天不打招呼行使皇帝的权利。这要放在某些朝代,早被灭九族了。)

谢 璠

谢璠,唐代四川人。从小就喜欢研究道术。有三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相约去名山访仙学道。在峨眉山脚下道别,各人从不同的路进山。

谢璠从木皮谷进去,走了五六里路,看到四个老人坐在大石头上喝酒吃肉。他们看见谢璠,就让他一起坐下来吃喝。谢璠说自己立志寻仙访道,早就戒绝荤食了。

老人高兴地说:你既然想求道,就从这边进去吧,一定或有所收获的。

谢璠进去十几里后,果然看见有亭台楼阁,宏观华丽,一看就知道不是凡人的住所。

进门后,有几个道士问他来做什么。谢璠回答说想学道。

一个道士端详了他一会,把他带到一个大殿中。大殿里的雕像威严肃穆。

在元始天尊的像前有一个案几,上面堆满了经书。这个道士让谢璠闭上眼睛,伸手取一卷。然后对谢璠说:你取的是天文大篆,按照上面的话去做,可以长命百岁身体好,也可以救人积功德。这个地方不是适合你久留,你可以走了。

谢璠辞退出山,走到山谷外,求宿于一农户家。有小孩掉进热水里,身上多处糜烂,全家悲痛不已。谢璠查看经书,上面有救治的咒语。于是马上抄录经书,烧成灰用水调匀给小孩喂食,不久小孩就好了。

从此以后,他常常用天文大篆里的阴功救人,被他救治的不计其数。

(现在石头都被人搬去做景观,神仙没地方喝酒吃肉了)

谢 贞

谢贞,临邛的手工艺人,擅长画漫画。他画的画用意精确。

他曾经参与修复上清宫,仔细研究,认真思索,画出来的画惟妙惟肖。

有天,有一个带着两随从的道士来参观他的画,这个道士身长九尺,神采异常。

从门口进来后,对谢贞说:山中道观难得修葺一次,真心感谢你这么用心。

然后,道士以手划地,作了一道符,让谢贞好好记住,说:以后有病的人,哪怕在千里之外,这个符也能应验。不要多收别人的钱,可以帮助家里过日子就好了。

谢贞把符记了下来,按照道士的方法去救治别人,全都有效。从此家业越来越丰厚。

(不要多收别人的钱,这点不容易啊)

谢 翱

(此文未及翻译成白话文,朋友们将就着读吧)

陈郡谢翱者,尝举进士,好为七字诗。其先寓居长安升道里,所居庭中多牡丹。一日晚霁,出其居,南行百步,眺终南峰。

伫立久之,见一骑自西驰来,绣绩仿佛,近乃双鬟,高髻靓妆,色甚姝丽。至翱所,因驻谓翱:“郎非见待耶?”

翱日:“步此,徒望山耳。”

双鬟笑降,拜日:“愿郎归所居。”

翱不测,即回望其居,见青衣三四人偕立其门外,翱益骇异。

自入门,青衣俱前拜。既入。见堂中设茵毯,张帷帟,锦绣辉映,异香遍室。翱愕然且惧,不敢问。

一人前日:“郎何惧?固不为损耳。”

顷之,有金车至门。见一美人,年十六七,风貌闲丽,代所未识。降车入门,与翱相见。

坐于西轩,谓翱日:“闻此地有名花,故来与君一醉耳。”

翱惧稍解。美人即命设馔同食,其器用物,莫不珍丰。出玉杯,命酒递酌。

翱因问曰:“女郎何为者?得不为他怪乎?”

美人笑不答。固请之,乃日:“君但知非人则已,安用问耶?”

夜阑,谓翱曰:“某家甚远,今将归,不可久留此矣!闻君善为七言诗,愿有所赠。”

翱怅然,因命笔赋诗日:

阳台后会杳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竟发楚王悲。

美人览之,泣下数行,日:“某亦尝学为诗,欲答来赠,幸不见诮。”

翱喜而请。美人求绛笺,翱视笥中,唯碧笺一幅,因与之。美人题曰:

相思无路莫相思,风里花开只片时。

惆怅金闺却归处,晓莺啼断绿杨枝。

其笔札甚工,翱嗟赏良久。美人遂顾左右撒帐帟,命烛登车。翱送至门,挥泪而别。未数十步,车与人马俱亡见矣。翱异其事,因贮美人诗笥中。

明年春,下第东归,至新丰,夕舍逆旅。因步月长望,感前事,又为诗日:

一纸华笺丽碧云,余香犹在墨犹新。

空添满目凄凉事,不见三山缥缈人。

斜月照人今夜梦,落花啼鸟去年春。

红闺更有堪愁处。窗上虫丝镜上尘。

即而朗吟之。忽闻数百步外有车音西来甚急,俄见金闺从数骑,视其从者,乃前时双鬟也。惊问之,双鬟遽前告,即驻车。

使谓翱日: “通衢中,恨不得一见。”

翱请其舍逆旅,固不可。又问所适,答日:“将之弘农。”

翱因日:“某今亦归洛阳,愿偕东,可乎?”

日:“吾行甚迫,不可。”

即褰车帘,谓翱曰:“感君意勤厚,故一面耳。”

言竟,呜咽不自胜。翱亦为之悲泣,因诵以所制之诗。美人日: “不意君之不忘如是也,幸何厚焉。”

又曰:“愿更酬此一篇。”翱即以纸笔与之,俄顷而成,日:

惆怅佳期一梦中,五陵春色尽成空。

欲知离别偏堪恨,只为音尘两不通。

愁态上眉凝浅绿,泪痕侵脸落轻红。

双轮暂与王孙驻,明日西驰又向东。

翱谢之。良久别去,才百余步,又无所见。翱虽知为怪,眷然不能忘。

及至陕西,遂下道至弘农,留数日,冀一再遇,竟绝影响。及还洛阳,出二诗,话于友人。不数月,以怨结,遂卒。

本文作者:野史铿(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