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抗”后,“大医院”门诊输液明显下降野史趣闻

2018-10-31 20:40:41

根据省卫计委的有关通知,从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全面停止抗菌药物输液(儿童除外)。按照要求,我市有人民医院、中医院等7家医院的门诊停止抗菌药物输液。这一规定实施以来,执行情况和患者反映情况如何呢?7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人民医院探访。

成人输液室里,只有8位患者正在输液,儿童输液室的小患者要多些,但也有一半以上的输液座位空着。

据输液大厅的主管护师介绍,7月1日叫停门诊抗菌药物输液以来,门诊输液量有了明显的下降。6月份,除少数几天外,一般日门诊输液量在200人以上;而7月1日以来,日均门诊输液量160人左右,这其中以儿童和急诊为主,普通门诊的很少。

这位主管护师说,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多多,医护人员积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使大家从心理上接受门诊停输抗菌药物的规定。她高兴地看到,现在有更多年轻的父母认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患儿一般性的毛病,他们会主动咨询或选择口服药物。但也有上了年纪的家长“爱孙”心切,为求得心安,孩子哪怕患个感冒就急着要求输液。对此,她认为大可不必。

叫停门诊抗菌药物输液后,除了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外,患者基本上都理解、配合和支持,但也有极个别患者提出个人的要求。这位主管说,前两天有位女患者因为咳嗽,要求医生开抗菌药物输液,被拒绝后她又挂急诊号要求输液。

“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这是大多数医生的用药原则。在普内科门诊室,一位正在坐诊的医生说,抗菌药物是医生看病治疗的一种“武器”,如果滥用了,“武器”就会失效,因为细菌有较强的抗药性、耐药性,研发新药的速度不如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滥用抗菌药物的最终后果还是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安全。她对一些医院看病靠“三素”(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的做法特别反感,认为医生开处方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她认为省卫计委出台的规定有着特别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医生,她将认真执行这一规定,从根本上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

链接>>>

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产生耐药性:滥用抗菌药物最大的危害就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而迅速的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引起菌群失调: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人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造成内源性感染。

引起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如肝、肾损害,药物性营养不良等,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滥用抗菌药物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还会增加患者负担。

本文作者:gov.cn(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