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乱政依然是武则天政权衰弱的最根本原因野史趣闻
武氏政权昙花一现最根本原因还是后宫乱政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时期唯一的正统皇帝,但武氏政权也只不过经历了她一人,最终在宰相张柬之领导的神龙政变中被逼禅位于李显,复归李唐,以女性领导中国的历史仿佛如昙花一现,迅速消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中出现了隋文帝时期的文献皇后,与隋文帝并称“二圣”,也出现了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几十年,但终归没有登上帝位,不能与武则天相提并论。
武氏政权为何只是匆匆一瞥,只经历了约14年,当然与武则天登基年龄太高有关,武则天真正称帝时已67岁,应该说要感谢她的寿命太长,在古代,能够活到67岁的人已不多,而且武则天最终活到了82岁,在中国封建皇帝中已是奇迹。然而,武氏政权昙花一现,匆匆还政于李唐,根本原因还是武则天统治天下与男人统治天下一样,后宫乱政是其根本原因。
武则天登基之后,没有了老公的武则天,对男人的爱好与男人对女人的爱好一样,虽然武则天还来不及将后宫办得如男人统治天下一样,后宫有三千帅哥供其享用,但她依然养了几个男宠,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武则天在重用一批酷臣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扫除异己,然后大肆绞杀李室血脉之后,并且将仅幸存的两名亲生儿子李显、李旦改为武姓,放眼天下,武则天已安心当皇帝了,而安逸之后的女人其实和男人一样,对异性的渴望同样强烈,于是,将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收进后宫,安于自己享乐,但由于武则天只是开创了女性当皇帝的先河,所有利于女性的制度还没有出台,所以,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在历史上只是被称为武则天的男宠,并没有什么“皇后”之类的称呼。但是,由于武则天年事已高,经常得病,很少临朝处理国事,武则天只能将许多国事交与两宠男张易之和张昌宗来处理,这样,张易之和张昌宗实际上又架空了武则天,后宫乱政同样在武则天手中兴起。
张易之和张昌宗掌握实际权力之后,一方面武则天的两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想继承皇位,大肆追捧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另一方面,张易之和张昌宗害怕武则天死后,自己未来没有出路,于是,大肆打击异己,陷害忠良,插手朝政,如宰相魏元忠就被陷害;三方面其他大臣有国事与皇帝商量也见不到武则天,这样,张易之和张昌宗与绝大部分大臣关系就分裂了,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各大臣开始商讨如何除掉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并且增强了大家思念李唐的心情,还政李唐的步伐开始加速。于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再次病重,张易之和张昌宗再次把持朝政,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在被逼无奈之下,禅位李显,被逼到上阳宫居住,实际上就是打入冷宫,李显于3月3日恢复大唐称号,武则天领导的大周正式结束。武则天也在疲惫与郁闷中于12月16日离开人世。
本文作者:丁征宇(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