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初唐文坛掌门人,想做武则天男宠,因病被拒,他得了什么病野史趣闻
文 | 赤道蚂蚁
唐代大诗人宋之问,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典型的文人败类,他曾异想天开想做武则天的男宠,这种自甘堕落的嘴脸,算是给中国文人丢尽了颜面。
据说,宋之问的父亲,宋令文,也非等闲之辈,此人不仅力大无穷,在书法和写作上,也颇有建树,算得上是文武兼备的全才。
宋之问继承了父亲的文才,在诗歌创作方面,很有造诣。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喜中进士,与当时有着“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关系甚密,两人一起在崇文馆当学士,时年22岁的宋之问,成了唐朝宫廷里声名显赫的教授。
后来,宋之问参加了两次皇家诗歌大赛,成绩斐然,逐渐成长为初唐文坛的掌门人。
非同一般的生活环境,让宋之问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事物,他的发迹之路也迅速展开。
女皇武则天,生性淫荡,并养有多名男宠,供自己享用。一向狂妄自大,而又无限自恋的宋之问,认为自己是个大帅哥,论容貌和才气,无论哪一点,都让他感觉到自己完全具备了当男宠的资质。于是,宋之问便毛遂自荐给武则天当“鸭”,并且还写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的诗句。
他以为,凭借自己不俗的才情和品位,一定会让武皇刮目相看。渴望早日爬上武则天龙床的心情,也日益剧增。
事实上,关于宋之问,武则天早就暗中打探过了。这个帅哥,虽然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可就是有一条,不和武则天的口味。据说,宋之问身患一种怪疾,口臭熏天,而武则天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异味。所以,即便那宋之问长得再怎么出色,也都不是武则天的”菜“。
武则天看到那些诗句后,很轻蔑的就把那些纸张扔到了一边。还对身边的张宗昌和张易之这两个”鸭子”说:“朕国色天香,宋之问那老小白脸,也想亲近朕的龙体,他不知道自己口臭熏天,熏得朕好难受”。这话硬是把那二张笑的前仰后合。
武则天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宋之问的耳朵里。从此以后,宋之问每天坚持刷牙数十遍,还从药铺买了鸡舌香含在嘴里,他想,只要这样坚持做一段时间,就一定能缓解口中的异味,于是,他每日都为祛除口臭顽疾,忙得不亦乐乎。
让宋之问想不到的是,他使用的这些办法,压根就没有奏效过。口中异味非但没减,反而在他每次故意接触武皇的时候,都把那嗅觉敏锐的武则天熏得左躲右闪。
眼看“被纳入宫”已然无望,宋之问只好打消了做男宠的念头,便倾心做了张宗昌、张易之二兄弟的“枪手”,专门替他们写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以此来讨女皇的欢心。
不仅如此,恬不知耻的宋之问,还将巴结之能事,做到了极致。只要张易之有内急,他便立即奉上草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边好生伺候着。
宋之问的男宠梦想,因为口臭顽疾彻底破灭,却做起了武则天骄奢淫逸私生活的全职服务生,他的这种行为,一时成为朝野上下的笑谈。
本文作者:赤道蚂蚁(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