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首辅位,实是摄政王野史趣闻

2018-10-30 19:02:05

他是嘉靖年的进士,他是隆庆年的翰林,他是万历年的首辅;他精通诗词韵律、也知晓为官之道,他看似不争、实则大争。他是大明朝的首辅,他是江陵张太岳。
​少年时期的他,颇负才名,早有“只上尽头竿”的远大抱负。为当时的巡抚顾璘所喜爱,也正是他,为了多加磨练这位他眼中具有“宰相之才”的年少才子,甚至取消过张居正的乡试名次。

嘉靖年间,张居正顺利入仕,此时的他,不过是明王朝一位小小的进士,那么的微不足道;隆庆年间,他破例入阁,此时的他,早已与高拱成了交心的朋友,鼓励前行;万历年间,在司礼监太监冯保和李太后的支持下,张居正顺利接过高拱的首辅之位,正式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
​在张居正担任大明朝的首辅之前,他见证了夏言、严嵩、徐阶、高拱等诸位前任的大起大落,想必他的心里早已对自己的未来做了周全的考虑。他的政治使命感驱使着他力求革新、力挽狂澜、中兴大明王朝。

万历年间,因当时的皇帝明神宗年幼,张居正在内外朝堂的支持下,开始推行自己一手制定的新政政策。他整饬边防,派遣抗倭名将戚继光北上防守瓦剌的侵犯,派遣殷正茂平定西南部族的叛乱;他精简税收,推行“一条鞭法”,以求充实大明朝空虚的国库;他崇尚吏治,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政策,只求保证政府官员的高效廉洁。

来来往往间,万历皇帝早已成年,他却仍然抱着权柄不放,对朱家的这位皇帝还以老师的口吻耳提面命。他忘记了,他张居正再怎么样也只是朱家的臣子,这大明朝姓朱不姓张。忍、忍、忍,万历十年,张居正溘然长逝,明神宗爆发了,政治清算开始了,一代名臣差点落了个鞭尸的下场。历史实在可笑。

今人谈起张太岳,指指点点者不在少数,大多集中在张居正与阉竖同盟。笔者认为这实在是历史局限所在,不可以今日的眼光去打量,这对历史人物是不公平的。

中国历史上,总有这么一些人,虽饱读诗书,却于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效用。当其他人运用某些为他们所不齿的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只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这种德行实在不敢恭维。

本文作者:巴扎嘿love1949(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