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为招降这个俘虏,命自己最喜爱的妃子前去服侍,最终成功野史趣闻
万历年间的举人洪启胤没有想到,自己免费传授学识,寄语“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徒弟洪承畴会成为大明王朝第一叛将,而且被后世美誉:“开清第一功”。
洪承畴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及第,直到天启朝终了,他仍是陕西参政。不过,洪的辉煌之路即将开始。
崇祯二年,因洪承畴解韩城之围有功,加封延绥巡抚。
崇祯四年,败张献忠有功,擢陕西三边总督。
崇祯五年,六年,七年因剿农民军有功,任陕西三边总督,但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如此,可谓皇恩浩荡。
崇祯十四年,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奉圣谕,率八大总兵,共计十三万明朝最后的精锐挽救辽东危机,因内乱而致土崩瓦解,史称:“松锦惨败”。
此战,倾尽明朝精锐,自此大明江山再也无力与外敌抗衡,洪承畴兵败被俘。
洪承畴为表气节,绝食不降。皇太极为了从心理上击溃,降服这位明朝忠臣,使尽万般手段。在吏部尚书范文程的谏言下,派自己最喜爱的妃子,前去劝降,(此处略去一万字)。
崇祯十五年,五月四日凌晨,洪承畴降清,被敕封属镶黄旗下,由大明人变为旗人。
洪承畴降清,但皇太极只是将他当作顾问,从不委以重任。洪承畴在经济、民生方面谏言较多,清廷完全采纳,但这是因为清朝文治落后,骤然间得到大半江山,不会治理,只能依靠这位降臣,另一方面是为了以洪为旗帜,招降南明文臣。
清人不待见,汉族更不用说。洪承畴的母亲,千里骂子,其弟洪承畯与他断绝兄弟之义,至于明朝文臣,都痛斥他深受皇恩却无耻变节。
反清被俘的黄道周曾嘲讽他:“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史可法,洪承畴)
崇祯对洪贼不可谓不器重,在松锦惨败后,崇祯帝曾亲自悼念,难怪明朝人士都诧异,崇祯待洪如此隆恩,他还能降清。然而,洪承畴始终被架空,头戴大学士之帽退休,康熙赐他三等轻车都尉世袭职衔,还不如立点战功的杂役。至于乾隆,更是把他列入《贰臣传》,真是讽刺。
不过,洪承畴纪念馆要建成了,据说为了表彰这位清朝忠臣的功绩。“爱民即是大英雄”,看着对联,不知道那些在洪承畴替满清主子镇压的江南百姓亡魂是何感想?
本文作者:煮酒论百家(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