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林黛玉野史趣闻

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一号。她才华横溢,秀外慧中;她楚楚动人,多愁善感;她孤高傲世,无视功名。
在众人眼中,黛玉清高、敏感、多疑、任性、甚至还有些小心眼,但细品《红楼梦》,便会发现黛玉的这些所谓的毛病,只是在贾宝玉面前施展,大多数时候,黛玉是很可爱的。
黛玉纯真善良。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森严,黛玉是红楼梦里几个少有的等级观念淡薄的人。她认真地教薛家的丫头作诗,和自己丫头紫鹃情同姐妹,结为知己。
红楼梦中的贾府里,主仆之间等级森严,主子可以随便虐待奴仆,稍不如意,便是打骂、动刑,更有甚者逼死人命。但黛玉这位“专挑人不是”的小姐,却与自己的丫头紫鹃成为无话不说的知心姐妹。黛玉视紫鹃为亲人,紫鹃对黛玉也是一片忠心。紫鹃可以当面指责黛玉的不是,黛玉也能能宽容虚心地接受紫鹃的责备。有一次宝玉与黛玉拌嘴,宝玉一生气又要砸玉,紫鹃劝解、开导、批评黛玉:“若论前日之事,竟是姑娘太浮躁了,别人不知道宝玉那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为那玉也不是闹了一两回了。”一个丫鬟,敢于当面直言批评主子,不仅说明了黛玉与紫鹃不分贵贱、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而且再次印证了黛玉等级观念的淡薄,印证了黛玉善良可爱的一面。
香菱原籍姑苏,是乡绅甄士隐的独养女儿。香菱四岁那年,看花灯时因家奴看护不当走失,后沦落为薛蟠之妾,随薛宝钗住进了大观园。香菱见大观园的女孩子会填词,甚雅,而自己却一字不识,立志由“俗人”变成“雅人。她先拜宝钗为师,宝钗认为香菱只是一个丫头,批评香菱得陇望蜀,不肯教她。香菱转而拜师黛玉,黛玉欣然应诺。黛玉当老师真可谓尽职尽责。她先让香菱熟读唐诗三百首,其次让香菱带着兴趣和疑问学诗,工夫不负有心人,香菱作诗水平,逐步提高,真的由一“俗人”变成了雅人。黛玉和香菱,两位聪慧灵秀、诗人气质的女子,不仅成了诗友,进而成了知音。
红楼梦里的小丫头们最喜欢给黛玉打交道。因为她们往往会得到惊喜:小丫头佳慧在怡红院做杂事,被人瞧不起。有一次贾宝玉叫佳慧送茶叶到潇湘馆,恰巧黛玉得了贾母送来的钱,黛玉立刻把赏钱分给丫鬟们,也顺便抓力两把给佳慧。
黛玉幽默诙谐。大多数人认为黛玉是个忧伤的小姑娘,但细读红楼梦,你便会发现不一样的林黛玉。黛玉确实很爱哭,但多数是为宝玉而流泪。平时,黛玉也是很爱笑,很爱开玩笑,甚至有些时候,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居然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最精彩的一次就是,袭人和晴雯有回拌嘴,宝玉手足无措,急的掉眼泪泪。恰好黛玉来了,她进门就说: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了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句话就就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把宝玉、袭人、晴雯都逗笑了。
黛玉真诚可爱。她对每个人都是真心的,像一个孩子一样单纯,对宝玉是更是推心置腹、肝胆相照。虽然常常和宝玉闹别扭,但在心里他视宝玉如知己,赤诚相见、忠心耿耿。宝黛的爱情,不掺杂任何杂质,只是单纯地爱着对方。黛玉不在乎宝玉是否做官,从不在他面前说“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他们读西厢,吟诗作对,手帕传情。他们的爱情,美在纯真无暇,美在相知相惜,美在诗意脱俗。
即使自己的情敌薛宝钗,黛玉也不懂得设防,她不记仇,只要宝钗稍稍对她有一点好,黛玉即可摒弃前嫌化春水,和好如初诉衷肠。文中第42回因黛玉在行酒令上说了些有失检点的词句,宝钗及时纠正并款款告知黛玉不要读些不正经的书,黛玉不仅虚心接受,还与宝姐姐互诉衷肠: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此,钗黛二人都真诚对过对方,就连宝玉也诧异问: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张玲)
本文作者:孔孟之乡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