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县红军遗迹野史趣闻

2018-10-24 23:03:35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突破嘉陵江防线后,为贯彻向川西和甘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决定集中主力歼灭梓潼、江油一带的敌人,于是作出开展“梓潼战役”的决定(见许世友《我的红军生活》一书)。

许州红军桥(梓潼王远金 摄)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三十军进入百顷(今许州),建立百顷坝县苏维埃政府。红军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于境内錾刻共产党和红军政治主张的标语,在复兴场镇石拱桥的护栏雕刻:“劳苦青年参加苏难埃政权,反对国民党屠杀反帝群众和革命!

工人要加入自己的赤色工会,欢迎民团兄弟携枪投诚,活捉田颂尧!”为内容的标语两幅。红军离开后,国民党清乡团回场镇,强迫当地群众铲除。群众用石灰浆将其覆盖,保护至解放,1950年当地群众又清除石灰,恢复原貌,并将此桥称为“红军桥”。

马迎红军碑(梓潼王远金 摄)

马迎红军碑 位于县城之东20公里的马迎场。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四军进入马迎,建立马迎乡苏维埃政府后,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的同时,又组建石工队,在境内山崖或石碑上雕刻革命标语。

马迎场头之马迎寺的一块功德碑上,红军刻有:“苏维埃区域是反帝国主义的根据地!苏维埃要严厉镇压反对穷人翻身、破坏穷人利益的反革命分子!苏维埃给工农穷人以自由,苏维埃反对拉夫抽丁!”落款为“红军政治部,甲己乙”。

红军离开马迎后,群众偷偷将其藏入马迎寺堆放柴草的小屋内,1950年当地群众始从小屋内搬出,并立于显要位置,告诫人们不要忘记革命传统。

凤凰山战斗红军纪念碑(梓潼王远金 摄)

革命遗迹、遗物既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贵教材,也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可贵财富。

本文作者:梓潼人生活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