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政治根基深厚 却为什么没斗过还是毛头小子的李隆基?野史趣闻

2018-10-24 14:02:21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是姑侄关系。他们都同是李家的人,也都是武则天的子孙。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李隆基是武则天的亲孙子。应该说,在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上皇位之前,他们除却那一层亲戚关系外,更多的,还是政治盟友的关系。

自从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拥立李显登基。同为李显兄弟姐妹的李旦和太平公主就成为了天然的政治盟友。唐中宗李显虽然窝囊,但他的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都是狠角色。为了夺取皇位,她们不惜毒杀了李显。李家天下到了要变天的时候,这显然触犯了李旦和太平公主等李家势力的利益。

起初为了权衡李家和韦后的势力,李旦参与政事,但是韦后没有给李旦权力,平衡失败。公元710年七月,太平公主参加了李隆基等人发起的除掉韦后的争斗,派了自己的儿子薛崇简跟刘幽求参与,最终杀掉了韦后及其党羽,并亲手将傀儡皇帝李重茂拉下皇位,将自己的哥哥李旦扶上了皇位。

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的权势也达到了巅峰状态。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此时的李隆基虽然还不是太子,但是有拥立之功的李隆基显然早已将皇位视为囊中之物,自然不能容忍自己姑姑太平公主的权势熏天。唐睿宗李旦为了平衡太平公主的势力,也顺水推舟,封李隆基为太子。随着李隆基正式成为李唐天下的继承人,与太平公主之间本就紧张的关系更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李隆基当上太子,他的才智和能力逐渐显露出来后,太平公主感觉到了威胁,便想方设法陷害李隆基,想将他拉下太子之位,改立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人。除了造谣监视之外,太平公主还命宫女毒害李隆基并且企图发动政变。李旦夹在两者之间越来越感到难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本就烦于政事的他索性决定禅位给李隆基,自己做个逍遥自在的太上皇。

但是李旦事实上对太平公主这个亲妹妹还是有亲情的,他一直试图平衡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方势力,希望避免冲突,但最终还是选择禅位给李隆基,也可见其无奈。但太平公主显然没有领会哥哥的一片苦心。而是沉迷在对权力的争夺中不能自拔。当看到李隆基正式登基,她已经下定决心使用武力把自己的侄子拉下皇位。但是李隆基显然不会再给她机会了。

太平公主谋反,却被人告密,得知事情的李隆基计划布局诛杀她及其党羽,谋反失败后,太平公主逃到了南山的寺庙,这样过了三天才出来。李旦为其求情,希望能免她一死,但是李隆基还是下令赐死她,死在了自己的府中。太平公主死后,唐玄宗的政权宣告稳定,开启了开元之治,也结束了从626年玄武门之变九十年以来,首都多次兵变的现象。

太平公主的故事告诉后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一个人自己的本事不足,德行不够,而自己的野心却大于自己的本事、德行时,失败也就完全在预料之中了。

本文作者:凌风说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