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不是多此一举,张易之每天都在给李显挖坑野史趣闻
李显已经是太子,武则天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神龙政变是否多此一举呢?当然不是。如果李显这一派不先下手,等张易之兄弟羽翼已成,李显就未必能继位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政治斗争的基本规律。李显因为儿子女儿被张易之告密而被武则天赐死,张易之当然认为,他和李显有仇了,如果他不先利用武则天废黜李显,他自己将来也是别人砧板上的肉,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弄死李显。这样他才能安全,这是生死存亡的事。
这跟后来明朝魏忠贤一直想弄死信王是一个道理。信王当上皇帝之前,魏忠贤还有机会弄死信王,等到信王当上皇帝,成了崇祯,弄死魏忠贤就是一句话的事,没有什么妥协的余地。
你不是皇帝,但是你的势力却布满朝堂,对新登基的皇帝来说,当然是不能容忍的。只有杀死你,彻底铲除你的势力,皇帝才能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
张易之比魏忠贤还有利的地方在于,这时候的武则天对李显其实感情也很淡漠,总认为李显毕竟是李家的儿子,将来还是要改回唐朝,这江山就不姓武了,所以才有武三思积极活动,也想谋取皇位的机会。而天启虽然昏聩,但是对信王却始终是保护的,因为这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一旦武则天被张易之的耳旁风说得动了心,废黜李显就是一句话的事。做太子尚且保不住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更不用说如果他被废黜,还能不能保住命。
而在当时的权力核心中,张易之,武三思,太平公主,甚至上官婉儿都要比李显更得武则天的信任和宠爱,这些人中唯一愿意支持李显的也就只有太平公主,而她的第一选择也是让武则天立她为皇太女,成为皇位继承人,对李显得支持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所以张柬之他们才断然发动政变,一举铲除了张易之他们。虽然张柬之这时名义上是宰相,但是他并不得武则天的信任,在重大问题决策的时候,他也是被边缘化的。只有铲除张易之,把李显扶上皇位,得到李显的信任,他才能成为真正的宰相。
而一旦政变发生了,最急于自保的张易之兄弟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武则天先软禁起来,交给已经冲进宫中的张柬之等人,这就是希望立功自效,跟何晏办曹爽的案子的时候坚决把曹爽夷灭三族是一个道理。但张易之和何晏的下场也一样,都难逃一死。
本文作者:萧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