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宇文护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者?野史趣闻

2018-09-08 19:30:35

芩尘编编话说: 公元557,这年杨坚17岁,北周迎来了第二个皇帝,宇文泰的大儿子宇文毓,这个是北周的明帝,明帝时代,宇文护是实际领导人,但政治格局有如下变化。

1 李弼逝世。

2 杨忠因为军功进入柱国行列,王雄同时升为柱国,十二大将军除了元氏之外,全部进入柱国行列。

3 北周全面进入国公时代,宇文泰的儿子和十二大将军基本都进封国公,杨忠封为随国公。

4 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宇文邕,未来的武帝从地方回到中央,进入国家领导层,宇文泰的第五个儿子宇文宪出镇地方,宇文宪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

5 尉迟纲在进入柱国的行列后很快外发地方,后面的时间基本在地方工作。

同他的弟弟一样,明帝也希望拿回国家的统治权利,宇文护毒死明帝,明帝在位的时间大概三年左右。

宇文泰在西魏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但他毕竟没有称帝,加上死的比较突然,很多安排都没有做好,加上他的世子年龄偏小,西魏的政局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这时临危受命的宇文护面临巨大的考验。

宇文护第一个拜会的人是同宇文泰关系最密切的八柱国之一于谨,在于谨的支持下宇文护顺利的成为辅助大臣,接下来宇文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独揽大权,西魏政坛开始巨变,领导班子开始重修洗牌。

皇帝宇文觉非常不满意这位堂兄的专权,同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准备利用禁军高级军官杀死宇文护,宇文护事前察觉,派出禁军统领小司马尉迟纲处死涉事的军官,解散禁军,另外派大司马贺兰祥逼迫皇帝退位置,这次事件涉及到刚刚升入柱国的十二将军之一的李远,李远的儿子李植参加这次不成功的政变,由于李远处理不当,本来宇文护只想处理李植一个人,最后李远,李植还有他的三个兄弟被处死。说明一下,尉迟纲是尉迟迥的弟弟,宇文泰的外甥。

杨忠没有能够进入北周的决策层,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本身的资历不够,第二他没有同宇文护走的很近。

就现在的北周来说,宇文护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者,如果杨忠想进一步,他必须向宇文护靠近,宇文护肯定也会拉拢杨忠,但杨忠还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他看到了这个中间的巨大风险,宇文护想独揽大权,宇文泰的儿子肯定也想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现在就开始站队,风险很大,一不小心,就会祸及家族。

芩尘编编总结:

当时北周的文臣武将还是忠于叔叔宇文泰的亲族,即使使宇文护有权力有野心篡位,宇文护也得三四而后行。如若宇文泰称帝的话,整个北周都将视宇文泰为敌。所以宇文泰三年连杀了三个北周皇帝(西魏恭帝、宇文觉、宇文毓。)为自己即位打好基础,但在半途中还是被英明的宇文邕先而杀之。宇文泰称帝的梦想也随他而去了。

芩尘编编还有一句话:仰头靠在座椅上假寐,此有都市言情,异世题材类长篇。请关注

微信号 dongtainang121(←←←长按可复制),直接在微信公众号里回复任意数字 即可免费阅读.

本文作者:芩尘(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