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祭祀明显 文明祭祀成主流野史趣闻

2018-08-29 11:00:42

本报讯(记者刘湘竹)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昨日我市共有314300多人出行祭祀,祭祀车辆达38900多辆,16252名工作人员参与维持清明祭祀秩序,没有突发事件发生。

昨日11时,龙山纪念园已经少见祭祀人群,据龙山纪念园负责人介绍,从上个周末开始就已经陆续有人来祭祀,截至4月1日,上周共有2.5万人来园祭祀,昨日凌晨3时开始就有人陆续来园祭祀,共有2.5万人来园祭祀,目前人数已经与往年清明期间祭祀人数相当,今年错峰祭祀非常明显。中山区纪念园等处也出现错峰祭祀情况,4月1日山上祭祀人数为33400多人,昨日则为49000多人。

除错峰祭祀明显外,文明祭祀成为主流则是此次清明节祭祀最大的特点。这个清明节是我市推行殡葬改革后的首个清明节,市民文明祭祀程度明显提高,拿烧纸人群不但数量有很大减少,而且所拿烧纸数量也明显减少。市殡仪馆工作人员说:“今年市民祭祀多采用鲜花,即使有焚烧祭祀用品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今年去环保祭祀区的人数增长了一倍。”龙山纪念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前期对于殡葬用品市场的管理到位,很多市民很难买到烧纸,大家也就不拿了。”鲜花祭祀受到普遍追捧,中山区两天就发放了2万枝鲜花,市殡仪馆准备的3000枝鲜花也在昨日发放完毕。

据中山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昨日的祭祀中,烧纸现象明显减少,基本难见,但是带火种上山和在山林中吸烟现象较多,这将是该区未来几天工作防范的重点。为巩固文明祭祀取得的成果,从今年6月份开始,龙山纪念园、乔山墓园等地将不再提供焚烧场所。

本文作者:大连新闻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