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东西让唐代朝野上下都迷恋,好几位皇帝还为它丢了性命野史趣闻
唐朝从建立到灭亡的290年间,一共有21位皇帝。唐朝的国都长安在当时可算的上是世界中心了,一直以来有大唐盛世一说。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21位皇帝中很少有寿命很长,其中至少有5位是死于非命的,他们是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和宣宗。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份名单里竟然有历史上负有盛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哪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么多的皇帝死于非命呢?其实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让很多人欲罢不能,并为之送命的“不死神药”。
秦始皇也热衷仙丹不死药
其实从秦始皇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梦想着寻找长寿甚至长生不老的秘方,以期永掌天下大权,享尽荣华富贵。到了唐朝,恰逢盛世,人们自在的简直不知所以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想办法活的更长久一些了,而这个想活的长久一些的捷径就是吃一些灵丹妙药了也就是所谓的仙丹不死药。当时全国上下都在热衷吃仙丹不死药,这个可比现代人吃什么补药的积极性要高上好几倍,而且连当朝的皇帝都是头号的粉丝。
哪么到底什么是仙丹不死药呢?古人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抱朴子·仙药》亦称,“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五谷杂粮都能让人活着,有粮食吃则生命不息,没有粮食吃则会饿死。而仙丹是上品仙药,对人体的益处要比粮食好上万倍。而且仙丹分为九类,其中上上品为“丹华”。晋代炼丹家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一书中,对仙丹炼制过程有较详细记述:“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礜石、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据说,服了这样炼制出的仙丹,7天即可成仙。用我们现代的医学观点来看简直是无稽之谈,这些物质在今人看来,不过是一些普通的药用物品,有的甚至有剧毒,但古代的方士却将之当成好东西,秘制给帝王们服食。而且相信这个理论的帝王还不是一个,在唐代开始吃仙丹不死药,领风气之先的,不是别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作为一代英主帝王,李世民一直没有断过服用各种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仙丹不死药,他最喜欢服食的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五石散”。服用“五石散”其实非常难受,非常人所能忍耐,服用之人必须要行散,要挥发,要冷食,要静息,否则人会亢奋而死。但是为什么这么难受,人们还自找苦吃呢?其实就是在古代医术上所记载的:这些药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认为有壮阳的功效。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的说法,也证明了当时人服药风气所为何来。李世民只活了50岁,却生育了14位皇子,21位公主,而且还不包括没有成活的婴儿,可以看出他对五石散是多么的依赖。
中唐的宪宗本来也是一位不错的皇帝,曾力图唐朝中兴,可40来岁就遍找长生不老的偏方。唐宪宗因服丹药致使脾气喜怒无常,左右伺候的人常常无端受罚,这个其实就丹药中毒的迹象,导致数月不能上朝。虽然最后是被宦官害死的,但如果不被害死,也活不了多久;唐穆宗即位后,惩办了为宪宗炼制丹药的方士,但后来,他却重蹈覆辙,服用丹药,30岁就中毒而死;唐武宗服丹药后,毒热难忍,脾气变得喜怒无常,元气大耗,临死前连续十天不能说话,死时年仅30多岁;唐宣宗是晚唐时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有“小太宗”之称。他即位以后,立即杖杀和流放了用金丹毒害武宗的道士赵归真、轩辕集等人。但后来,他也开始服用仙丹。由于中毒太深,背上长出了脓疮,最后背上烂了一个大洞而死,宣宗带着金丹之毒踏上了黄泉路。
除了以上5位,还有几位唐朝皇帝也曾经迷恋丹药。唐高宗曾于开耀二年服食丹药;武则天晚年服用过道士胡慧超的丹药;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阳观炼丹,安史之乱退为太上皇之后,玄宗仍念念不忘金灶烧炼丹药之事;晚唐的文宗也曾服用过丹药,不过,他服食了郑注炼制的金丹之后,病情还有所好转,不知是真是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朝野上下求不死药的风气盛行,作为整个社会中最敏感,最激情,最冲动的文人学士也是争相效仿,而且都乐此不疲,因此因为服用仙丹不死药而送命的也是不乏其人啊,如元稹,崔群,韩愈等等都是“不死药”的牺牲品。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大名鼎鼎的诗圣杜甫都是服食不死药的忠实的坚定分子,一直到死都在服食哪些所谓的仙丹妙药。
诗圣杜甫
再说点题外话炼取仙丹不死药虽然是误入歧途、完全失败的,但是,长期的炼丹活动却促进了古代化学的发展。炼丹家通过对硫磺、硝石与炭混合燃烧现象的观察与实验,制成了驰名世界的黑色火药,这个恐怕是意外的收获了。其次在对中国的传统医学也有过一些探索不过很可惜这点成果是用千千万万活人的身体来作为试验品,甚至连九五之尊的皇帝都成了这场持久试验的试验品,就好像现在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一样,也是很可悲的。
本文作者:天涯同飞鸟(今日头条)